《踏莎行》

时间: 2025-01-10 00:15:16

人问山中,因何无暑。

山堂恰在山深处。

藤阴满地走龙蛇,泉声万壑鸣风雨。

且弄青松,休挥白羽。

相逢况有烟霞侣。

长天一任火云飞,夜凉踏月相将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人问山中,因何无暑。山堂恰在山深处。
藤阴满地走龙蛇,泉声万壑鸣风雨。
且弄青松,休挥白羽。相逢况有烟霞侣。
长天一任火云飞,夜凉踏月相将去。

白话文翻译:

有人问我:山中为什么没有暑气?山堂正好位于深山之中。
藤蔓的阴影满地如龙蛇游动,泉水的声音在万壑之间回荡,仿佛在呼应风雨。
不妨在青松旁玩耍,暂时不去挥舞白羽。相逢的情景正好有烟霞作伴。
长空任由火云飞舞,夜晚凉爽,我们踏着月光一起离去。

注释:

  • 人问山中:指有人向诗人询问。
  • 山堂:山中的小屋或楼阁。
  • 藤阴:藤蔓的阴影。
  • 走龙蛇:形容藤蔓的姿态,像龙蛇一样蜿蜒。
  • 泉声万壑:泉水在众多山谷之间流动的声音。
  • 青松:指青翠的松树。
  • 白羽:白色的羽毛,这里可能指代仙人或高人。
  • 烟霞侣:指与自己相伴的美丽云烟。
  • 火云:夕阳染红的云彩。
  • 踏月:指在月光下行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抡,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以幽静、淡雅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淡泊。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张抡隐居山中时,表达了他在山中生活的惬意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宁静的山中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以问句引入,生动地表现出山中环境的静谧与凉爽。诗人在深山之中的山堂,既是物理空间的描绘,也是内心世界的体现。藤阴与泉声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景致,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接下来的“且弄青松,休挥白羽”则传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淡泊,强调了一种随性和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将景与情结合,火云与月光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透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哲学,令人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问山中,因何无暑:引出话题,表现山中环境的清凉。
  • 山堂恰在山深处:强调山中隐居生活的幽静与深邃。
  • 藤阴满地走龙蛇:生动地描绘藤蔓的形态,寓意自然的生机。
  • 泉声万壑鸣风雨: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自然的气氛。
  • 且弄青松,休挥白羽:表现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 相逢况有烟霞侣:描绘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情景。
  • 长天一任火云飞:展现自然的壮丽与自由。
  • 夜凉踏月相将去:表达在月光下与友人离去的悠然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藤阴如龙蛇,生动形象。
  • 拟人:泉声似鸣风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且弄青松,休挥白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堂:象征隐逸与宁静。
  • 藤阴: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泉声: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灵动。
  • 青松:象征坚韧与长生。
  • 火云: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
  • 月光:象征宁静与浪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藤阴满地走龙蛇”中的“藤阴”指的是什么?

    • A. 阳光
    • B. 藤蔓的阴影
    • C. 山石
    • D. 水流
  2. 诗人为何在山中生活?

    • A. 因为天气热
    • B. 因为喜欢热闹
    • C. 因为向往宁静
    • D. 因为工作需要
  3. “夜凉踏月相将去”中的“踏月”有何含义?

    • A. 在月光下行走
    • B. 踏着月亮飞行
    • C. 追逐月亮
    • D. 月亮落下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张抡的《踏莎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于秋天的色彩变化,而张抡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踏莎行》的意境和诗人张抡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