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次清真韵》
时间: 2025-01-19 17:55:15意思解释
应天长 次清真韵
原文展示
层阴带雨,裁柳瘗花,零星落尽春色。
画阁惘然烟落,飘绵近寒食。
犹难见双燕客。别旧地杏梁空寂。
捲帘处商略黄昏,莫添狼藉。
如此趁东风,呼唤清寒,吹冷赋愁壁。
却遣昔人回首,伤心月前宅。
青芜里平翠陌。问在否去寻无迹。
又渐远缥缈晨溪,何日重识?
白话文翻译
在阴云密布的雨天,柳条被裁剪得零星,花瓣也随风飘落,春天的色彩已尽。画楼中笼罩着迷蒙的烟雾,接近寒食节时的凉意。双燕的身影仍难以看见,别离的旧地杏树旁显得格外寂静。卷起帘子时,商量着黄昏的到来,不要再增添狼藉。趁着东风,呼唤着清冷的气息,吹拂着愁苦的墙壁。昔日的人物再次回首,却只能在月前的宅子里感伤。青翠的草地上,问你是否还在,去寻找却无迹可寻。渐渐远去的晨溪,何时才能再次相识?
注释
- 层阴:指阴云层叠,天色阴暗。
- 裁柳瘗花:裁剪柳条,花瓣埋没,象征春天的结束。
- 寒食:寒食节,古代节日,强调春末的寒冷。
- 杏梁:杏树旁的梁,代表旧日的记忆和地方。
- 商略:商量,讨论。
- 狼藉:形容杂乱无序的样子。
- 青芜:青翠的草地,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变化。
- 缥缈晨溪:形容晨间的溪水,轻柔而难以捉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添雪斋,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寒食节前后,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惆怅和对旧日情感的追忆,背景中夹杂着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层次感,通过“层阴带雨”开篇,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春末气氛,描写了春天的色彩在雨中逐渐消散,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接着,通过“画阁惘然烟落”,诗人传达了内心的迷茫与失落,无法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反而感受到寒食节的凄凉。
诗中“犹难见双燕客”一句,蕴含着对过往的思念与对失去的惋惜,燕子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双燕的消失更显孤独与寂寞。在“捲帘处商略黄昏”中,黄昏象征着生命的晚期与回忆的聚集,而“莫添狼藉”则是对过去的清理与对未来的期望,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眼前狼藉的惋惜。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幅淡淡的伤感画卷,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细腻,极具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层阴带雨,裁柳瘗花”:描绘春末的阴雨天气,柳条和花朵在雨中被裁剪,象征春色的消逝。
- “零星落尽春色”:春天的颜色已如雨水般散落无踪,营造出一种无奈的失落感。
- “画阁惘然烟落”:画阁中烟雾缭绕,显得迷茫而无助。
- “飘绵近寒食”:寒食节临近,气温下降,春天的温暖渐行渐远。
- “犹难见双燕客”:燕子的缺席象征着失去生机的春天,充满了孤独。
- “别旧地杏梁空寂”:旧地的杏树旁显得格外冷清,暗示记忆中的空虚。
- “捲帘处商略黄昏”:卷起帘子思考黄昏来临,时间的流逝和感伤并存。
- “莫添狼藉”:警惕不要让过去的回忆变得凌乱。
- “如此趁东风”:借助东风,表述一种希望与期盼。
- “呼唤清寒,吹冷赋愁壁”:呼唤清冷的气息,渲染愁苦的氛围。
- “却遣昔人回首”:昔日的人物回首,暗示着怀旧与失落。
- “伤心月前宅”:月前的记忆让人感伤,岁月的无情在此刻显现。
- “青芜里平翠陌”:青翠的草地上,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问在否去寻无迹”:追问昔日的人是否还在,去寻找却无从寻觅。
- “又渐远缥缈晨溪”:晨间的溪水渐行渐远,象征着回忆的朦胧与遥不可及。
- “何日重识?”:对未来重逢的渴望,表达出一种希望与无奈的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色”隐喻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呼唤清寒”表现出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渴望,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过往的执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层阴:象征压抑与无望。
- 裁柳瘗花:春天的消逝与生命的脆弱。
- 双燕:代表希望与生机,失去象征孤独。
- 杏梁:旧地的回忆,象征亲情与往昔。
- 黄昏: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青芜: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晨溪:象征记忆的模糊与不可捉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清明节
- B. 中秋节
- C. 冬至
- D. 寒食节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芜里平翠陌”表达了__的情感。
-
判断题:诗中的“双燕”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对/错)
答案:
- D. 寒食节
- 对往昔的怀念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春天的凋零与对生命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与国事的忧虑。
- 李白《早发白帝城》:虽然主题不同,但也提及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短暂,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共同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研究》
- 《唐诗宋词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