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其一 咏美人足,和友人韵》
时间: 2025-01-19 18:59: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堂春 其一 咏美人足
作者:董俞
凤头低落画裙边。
绣帮三寸花鲜。
凌波何幸遇婵娟。
瓣瓣生莲。
怪杀夜来狂甚,
温香一捻堪怜。
玉趺褪尽软行缠。
被底灯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娇足,凤头鞋轻轻低垂在画裙边,绣边的鞋帮装饰着三寸高的鲜艳花朵。她如同在水波中行走的仙子,真是幸运能够遇到如此美丽的月娟。那一瓣瓣的莲花,令人感到惊艳。昨夜的狂热真是令人感叹,轻轻一捻散发的温香让人心生怜惜。她的玉趺在柔软的行走中,渐渐褪去缠绕的细带,正坐在灯下静静观赏。
注释
- 凤头:一种鞋子,鞋头向上翘如凤头,常用以形容女子的鞋子。
- 低落:指鞋子轻轻垂下的状态。
- 画裙:指精美的裙子,通常有花纹装饰。
- 凌波:形容美人走路时轻盈如水波荡漾。
- 婵娟: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
- 瓣瓣生莲:比喻足部如莲花般美丽。
- 怪杀:感叹词,表示奇怪或惊叹的感情。
- 温香一捻:形容轻轻一触即散发的香气。
- 玉趺:指美人的脚,通常形容其美丽。
典故解析
“婵娟”一词源于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象征着女性的优雅与美丽。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常常与美人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女性之美和自然风光,具有浓厚的感性特征。董俞的创作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风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清代盛行的文人雅集中创作的,诗人通过对美人足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美与爱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以及文人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
诗歌鉴赏
《画堂春 其一 咏美人足》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女性之美的诗作。诗人以“凤头低落画裙边”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优雅的场景,描绘出美人轻盈的步伐和精致的鞋子。接着,诗人用“凌波何幸遇婵娟”表达出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将她比作水中仙子,既展示了她的优雅,又赋予了她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中“瓣瓣生莲”更是将美人的足部比作盛开的莲花,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之美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富有诗意的意象。接下来的“怪杀夜来狂甚”,则展现了诗人对昨夜狂热情感的感慨,似乎在述说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温香一捻堪怜”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美的渴望与怜惜,仿佛那温柔的香气是她的魅力所在。而最后一句“玉趺褪尽软行缠”则将画面推向高潮,描绘出美人在灯下的静谧,暗示了她的柔美与无尽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优雅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轻盈而又华美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头低落画裙边:描绘美人鞋子轻轻低垂的样子,与裙子相映成趣。
- 绣帮三寸花鲜:鞋子的绣边装饰着鲜艳的花朵,突显了细致与美丽。
- 凌波何幸遇婵娟:比喻美人如同水中行走的仙子,表达了对她的赞美与羡慕。
- 瓣瓣生莲:将美人的足部比作盛开的莲花,形象而生动。
- 怪杀夜来狂甚:感叹昨夜的狂热情感,体现了情感的强烈与复杂。
- 温香一捻堪怜:指轻轻一碰即散发的香气,强调了美人魅力的细腻与动人。
- 玉趺褪尽软行缠:描绘美人在灯下静坐,暗示她的柔美与无拘无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的足部比作莲花,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拟人:将香气拟人化,赋予其温柔的特质。
- 对仗:如“温香一捻堪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美人足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女性之美的赞美与欣赏,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头鞋:象征女性的优雅与精致。
- 画裙:代表华美的外表与风雅。
- 莲花:象征纯洁和高贵,常与女性美相联系。
- 灯前:暗示静谧的夜晚,增强了诗的氛围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凤头”指的是哪种物品?
- A. 鞋子
- B. 衣服
- C. 饰品
-
“瓣瓣生莲”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 A. 美人的声音
- B. 美人的足部之美
- C. 美人的衣服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感慨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诗作,描绘女性的细腻情感。
- 李清照的词:如《如梦令》,展现女性的柔美与感伤。
诗词对比
- 与李白《庐山谣》对比:两者都运用自然意象描绘美,但董俞更注重细腻的女性美,李白则偏向壮阔的景象。
- 与杜甫的《丽人行》对比:同样赞美女性之美,但杜甫的诗更具社会批判意味,而董俞则专注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汇集清代知名诗人的作品,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分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风格,适合深入学习古诗词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