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姜益斋 何梦桂 〔宋代〕
种得莲花入宝池,曾参惠远得锋机。 东林无酒渊明老,故出山来访白衣。
白话文翻译:
我种下的莲花已盛开在宝池之中,曾经参拜惠远禅师,领悟了深刻的道理。 东林寺里没有酒,陶渊明也老了,因此我出山来寻找那位穿着白衣的朋友。
注释:
- 莲花:佛教中象征清净、超脱的象征物。
- 宝池:佛教中的理想境界,象征着净土。
- 惠远:东晋时期的高僧,净土宗的创始人之一。
- 锋机:深刻的道理或机锋,指禅宗中的顿悟。
- 东林:指东林寺,是佛教寺庙,也是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
- 渊明: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隐逸生活著称。
- 白衣:指未出仕的士人,这里可能指姜益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佛教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赠给友人姜益斋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何梦桂在隐居期间,思念友人姜益斋而作。诗中融入了佛教的清净思想和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莲花、宝池、惠远、东林、渊明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清净超脱的隐逸世界。首句“种得莲花入宝池”,以莲花象征清净,宝池象征净土,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次句“曾参惠远得锋机”,通过参拜惠远禅师,领悟深刻的道理,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追求。后两句“东林无酒渊明老,故出山来访白衣”,则通过东林寺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隐逸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种得莲花入宝池”:诗人以种植莲花于宝池之中,象征自己追求清净超脱的生活境界。
- “曾参惠远得锋机”:诗人曾经参拜惠远禅师,从中领悟了深刻的道理,这里的“锋机”指禅宗中的顿悟。
- “东林无酒渊明老”:东林寺里没有酒,陶渊明也老了,这里通过东林寺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故出山来访白衣”:因此诗人出山来寻找那位穿着白衣的朋友,这里的“白衣”指未出仕的士人,即姜益斋。
修辞手法:
- 象征:莲花、宝池、惠远、东林、渊明等都是象征性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清净超脱的隐逸世界。
- 典故:通过东林寺和陶渊明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莲花、宝池、惠远、东林、渊明等意象,诗人构建了一个清净超脱的隐逸世界,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莲花:象征清净、超脱。
- 宝池:象征净土、理想境界。
- 惠远:象征佛教智慧、深刻的道理。
- 东林:象征隐逸生活、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 渊明:象征隐逸、超脱世俗。
- 白衣:象征未出仕的士人、隐逸的朋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莲花”象征什么? A. 清净、超脱 B. 富贵、荣华 C. 悲伤、哀愁 D. 勇敢、坚强
-
“曾参惠远得锋机”中的“锋机”指什么? A. 武器 B. 深刻的道理 C. 机会 D. 锋利的刀
-
“东林无酒渊明老”中的“东林”指什么? A. 东林寺 B. 东林书院 C. 东林村 D. 东林山
-
“故出山来访白衣”中的“白衣”指什么? A. 未出仕的士人 B. 白衣天使 C. 白衣战士 D. 白衣少年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何梦桂的《赠姜益斋》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何梦桂的诗中融入了佛教的清净思想,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何梦桂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何梦桂的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隐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