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时间: 2025-01-04 07:41:22

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

景清神已澄,事简虑绝牵。

秋塘遍衰草,晓露洗红莲。

不见心所爱,兹赏岂为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作者: 韦应物

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
景清神已澄,事简虑绝牵。
秋塘遍衰草,晓露洗红莲。
不见心所爱,兹赏岂为妍。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山外,四周静悄悄的,树林中的月光也显得温柔而清晰。
景色清明,心境也变得宁静,事情简单,心中没有牵挂。
秋天的池塘里满是衰败的草,晨露滋润着红色的莲花。
我看不见心中所爱的人,这样的景色欣赏又何必是为了美丽呢?

注释:

  • 山郭:指山外的城郭。
  • :常常、始终。
  • 娟娟:形容月光清晰温柔。
  • 景清:指景色清明。
  • 神已澄:心境变得清澈,清静。
  • 秋塘:秋天的池塘。
  • 衰草:枯萎的草。
  • 晓露:清晨的露水。
  • 红莲:指红色的荷花。
  • 心所爱:心中所思念、所爱的人。
  • 兹赏岂为妍:此刻的欣赏难道是为了美丽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他的诗歌常蕴含着哲理与人文关怀,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晨游园中,思念远方的兄弟。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内心孤独的感受,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园中的自然景象,诗人以宁静的心态观赏周围的美景,然而内心却因思念而感到孤独。开篇“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描绘出一个安静的清晨,山外的城郭和树林中的月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景清神已澄,事简虑绝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澄明与放松,似乎世间的烦恼都已消散。然而,随着秋塘“遍衰草”的出现,诗人又带上了一丝忧伤,清晨的露水洗涤着红莲,却无法抚平他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不见心所爱,兹赏岂为妍”更是点出诗人欣赏美景的真实动机,既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一种孤独的情感流露,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郭恒悄悄:描绘了山外城郭的宁静,给人一种清晨的寂静感。
  • 林月亦娟娟:月光在树林中显得柔和而明亮,进一步烘托出宁静的氛围。
  • 景清神已澄:景色的清晰使得诗人的心境也变得清澈明净。
  • 事简虑绝牵:生活的简单让他无牵无挂,内心轻松。
  • 秋塘遍衰草:秋天的池塘满是衰草,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晓露洗红莲:清晨的露水滋润着红莲,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不见心所爱:表达了诗人对思念之人的渴望与无奈。
  • 兹赏岂为妍:质疑欣赏美景的真正目的,暗含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通过景象的描绘传达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情感的孤独与思念。通过对清晨美景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山郭: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
  • 林月:象征着清幽与柔美的光辉。
  • 秋塘: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红莲:象征着美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郭恒悄悄”的意思是什么? A. 山外的城郭很喧闹
    B. 山外的城郭很安静
    C. 山外的城郭很美丽
    D. 山外的城郭很遥远

  2. “不见心所爱,兹赏岂为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美的欣赏
    B. 对爱的思念与孤独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的《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但韦应物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杜甫则更为直接地抒发了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两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韦应物诗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