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覃孝廉》

时间: 2025-01-01 11:51:39

思亲自当去,不第未蹉跎。

家住青山下,门前芳草多。

秭归通远徼,巫峡注惊波。

州举年年事,还期复几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别覃孝廉
韦应物 〔唐代〕

思亲自当去,不第未蹉跎。
家住青山下,门前芳草多。
秭归通远徼,巫峡注惊波。
州举年年事,还期复几何。

白话文翻译:

思念亲人,终究要离开,并不是因为没有进步而耽搁了时光。
我的家在青山脚下,门前繁茂的芳草生长得很多。
秭归的路通向遥远的边界,巫峡的水流涌动着惊涛骇浪。
每年州里的考试情况都一样,还要等到再过多久呢?

注释:

  • 思亲:思念亲人。
  • 不第:没有中举,未能考取功名。
  • 蹉跎:耽搁,虚度光阴。
  • 秭归: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通远徼:通向遥远的边界。
  • 巫峡:位于长江的一段峡谷,水流湍急。
  • 州举:指地方的考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9年,卒年不详,出身于士族家庭,曾任职于朝廷,性情高洁,志向远大。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自然和离别之情。

创作背景:

《送别覃孝廉》写于韦应物送别朋友覃孝廉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此诗在表达离别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别覃孝廉》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朋友时,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思亲自当去,不第未蹉跎”两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明了离别的原因和对生活的态度。通过“家住青山下,门前芳草多”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好的乡村画面,家乡的自然景象与离别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倍感惆怅。

接下来的“秭归通远徼,巫峡注惊波”则通过地名的提及,传达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巫峡的水流象征着离别的苦涩与不易。最后一句“州举年年事,还期复几何”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前途的迷惘,似乎在问:这种循环的状态还要持续多久呢?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交织描绘,使得离别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思亲自当去:思念亲人是自然的,离开是必须的。
  2. 不第未蹉跎:未能中举并不是因为虚度光阴,而是出于无奈。
  3. 家住青山下:描写了诗人理想的居所,体现了归属感。
  4. 门前芳草多: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5. 秭归通远徼:暗示了未来的路途遥远。
  6. 巫峡注惊波:用巫峡的波涛表达离别的痛苦。
  7. 州举年年事:提及地方的考试,反映出竞争的压力。
  8. 还期复几何: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巫峡的波涛比喻离别的惊涛骇浪,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有较强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青山、芳草、巫峡等意象,构成了诗的自然背景,丰富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对前途的迷茫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宁静、永恒的家园。
  • 芳草:代表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 秭归:象征着人生的路途与追寻。
  • 巫峡:代表着离别的痛苦与不易,暗示生命中的波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思亲自当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朋友的思念
    • B. 对亲人的思念
    • C. 对未来的迷惘
  2. “家住青山下”中的“青山”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永恒的家园
    • C. 远方的理想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离别的痛苦
    • B. 对未来的迷茫
    • C. 对友人的祝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山中送别》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之涣《送别》:同样表现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离别的融合。
  • 王维《山中送别》:通过山水意象表达离愁,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韦应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