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
时间: 2025-01-17 09:19:5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城南城北如铺雪,原野家家种荞麦。
霜晴收敛少在家,饼饵今冬不忧窄。
胡麻压油油更香,油新饼美争先尝。
猎归炽火燎雉兔,相呼置酒喜欲狂。
陌上行歌忘恶岁,小妇红妆穗簪髻。
诏书宽大与天通,逐熟淮南几误计。
白话文翻译:
城南城北的田野里,白色的荞麦花如同铺满了雪。
田野上家家户户都在种植荞麦。
霜降后阳光明媚,家中收成少了,
但是今年冬天吃饼和食物却不再愁缺乏。
胡麻压榨出的油更加香浓,
新鲜的油饼更是争先恐后地被品尝。
打猎归来的火堆里,炽热的火焰烤着雉兔,
大家相聚置酒,欢声笑语喜悦无比。
田埂上唱着歌,忘却了过去的艰难岁月,
小妇人打扮得红妆素雅,发髻上插着穗子。
朝廷的诏书宽大而和谐,
淮南的丰收几乎让人误判了农事的安排。
注释:
- 荞麦: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富含营养。
- 饼饵:指冬季食物,尤其是用荞麦制成的饼。
- 胡麻:即芝麻,压榨后能得到香油。
- 炽火:指旺盛的火焰,常用于野外烹饪。
- 小妇:指年轻的妇女,常见于古诗中,象征着家中的温暖。
- 诏书:古代皇帝发布的公文,通常涉及政策和法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柔和的抒情诗。陆游的创作受到了他身世经历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民生困苦的时代。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对生活的希望,以及对家庭团聚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表现了农人的欢欣鼓舞和对未来的期待。诗的开头以“城南城北如铺雪”引入,形象地展现了荞麦花的白色,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接着,诗人以“霜晴收敛少在家”表达了即使收成不多,依然能自给自足的乐观态度。胡麻油和新鲜饼的描述,进一步突显了丰收带来的美好滋味。
诗中“猎归炽火燎雉兔”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丰收后的热闹场景,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相呼置酒、欢声歌唱的场景,传达出一种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最后两句,提到“诏书宽大与天通”,暗示在社会稳定的背景下,农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和改善。
全诗氛围欢快,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这不仅是对丰收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深切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南城北如铺雪:描绘了荞麦花盛开时的景象,给人以视觉冲击。
- 原野家家种荞麦:强调了农民的勤劳和普遍的丰收。
- 霜晴收敛少在家:反映了收成的情况,虽少但不愁。
- 饼饵今冬不忧窄:在丰收的情况下,冬季的食物不会短缺。
- 胡麻压油油更香:描绘了农家生活的美好,特别是美食。
- 油新饼美争先尝:体现了人们对美食的期待和享受。
- 猎归炽火燎雉兔:展现了打猎后的丰盛佳肴。
- 相呼置酒喜欲狂:人们在一起分享喜悦,气氛热烈。
- 陌上行歌忘恶岁:诗人借歌声表达了对艰难岁月的忘却。
- 小妇红妆穗簪髻:通过小妇人的打扮描绘生活的美好。
- 诏书宽大与天通:提到国家对农民的宽厚政策,给予生活的保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荞麦花比作“铺雪”,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如“猎归炽火”和“相呼置酒”。
- 排比:通过“饼饵”“胡麻压油”等排比,增强了语气的力度。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了农民在时代变迁中的乐观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荞麦:象征着丰收和希望。
- 胡麻油:象征着美好生活的享受。
- 火堆:象征着温暖和团聚的家庭氛围。
- 歌声: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艰难岁月的忘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作物是什么?
- A. 小麦
- B. 荞麦
- C. 大米
-
诗中提到的食物有哪些?
- A. 饼饵
- B. 粽子
- C. 包子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失落
- B. 喜悦与希望
- C. 悲伤
答案:
- B. 荞麦
- A. 饼饵
- B. 喜悦与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四时田园杂兴》 by 维舟
- 《田园乐》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比较陆游的《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陆游更强调社会的和谐与丰收的喜悦,而陶渊明则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个人归隐的情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农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