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

时间: 2025-01-04 10:26:45

照人何处双瞳碧。

欲去江城北。

过江风顺莫迟留,快雁序、飞联翼。

西湖花柳传消息。

知是东君客。

家书须办写泥金,报科名、题淡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

照人何处双瞳碧。
欲去江城北。
过江风顺莫迟留,
快雁序飞联翼。
西湖花柳传消息,
知是东君客。
家书须办写泥金,
报科名题淡墨。

白话文翻译:

这双碧眼的女子,照耀着我,何处才是她的归宿?
我想去江城的北面。
渡过江面,顺风而行,不要耽搁,
要像那飞翔的雁儿,成双成对地飞去。
西湖的花柳间传来消息,
我知道她是春天的使者。
回家的书信必须妥善处理,写上金色的泥土,
用淡墨来报告我的科举成绩。

注释:

字词注释:

  • “照人何处双瞳碧”:照耀着人的碧眼,形容眼睛的明亮动人。
  • “欲去江城北”:想要去江城的北边。
  • “快雁序飞联翼”:快速的雁儿成双成对地飞行。
  • “东君”:指春天的神,东风的象征。
  • “家书须办”:家里的信件必须处理。

典故解析:

  • “东君”是古代对春天或春风的称谓,常用于诗词中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擅长律诗和词,风格清新俊逸,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表现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是为送别三位朋友参加庚辰年省试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折丹桂》是王之道为送别三位友人而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全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开头“照人何处双瞳碧”便用生动的比喻引人入胜,描绘出朋友眼中闪烁的明亮与希望,似乎在传达一种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启程的关心,“欲去江城北”承载着对友人的期待和祝福,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后面的“快雁序飞联翼”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如同成双成对的雁儿,互相扶持,勇往直前的情景,寓意着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而“西湖花柳传消息”则传达了春天的气息,暗示着希望与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家书须办写泥金,报科名题淡墨”点明了诗人对友人归来后成绩的期待,表现出对科举成功的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传递出浓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照人何处双瞳碧”:朋友的眼睛如碧水般明亮,照耀着周围,令人向往。
  2. “欲去江城北”:表达了想要前往江城北方的愿望,象征启程。
  3. “过江风顺莫迟留”:希望友人顺风渡江,不要耽误,表现了对友人行程的期盼。
  4. “快雁序飞联翼”:比喻友人如同成双的雁儿,团结前行。
  5. “西湖花柳传消息”:自然中的花柳传递着春天的消息,寓意生机与希望。
  6. “知是东君客”:暗含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新的开始。
  7. “家书须办写泥金”:强调处理家信的重要性,含有对家人的思念。
  8. “报科名题淡墨”:希望用淡墨记录下友人的功名,象征着对友人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处使用生动的比喻,如“快雁”比喻友人的团结与前行。
  • 拟人:如“西湖花柳传消息”,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形成了和谐的音韵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祝福,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表现了友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瞳碧”:象征着明亮的希望与友谊。
  • “江城”:象征着启程与远方的理想。
  • “快雁”:象征着团结与前行的力量。
  • “西湖花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
  • “泥金”:象征着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象征? A. 夏季
    B. 冬季
    C. 春季
    D. 秋季

  2. 诗人在诗中希望友人如何渡江? A. 慢慢渡过
    B. 顺风而行
    C. 不留恋
    D. 返回

  3. “快雁序飞联翼”中的“快雁”象征什么? A. 孤独
    B. 成双成对
    C. 远行
    D. 离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赠友人》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折丹桂》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但王之道更注重自然意象与友人关系的积极向上,而杜甫则流露出更多的离愁与思念。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同样展现了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