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咏老知县》

时间: 2025-01-17 08:38:59

照蔀辉辉碧夜光,贫儿那复苦悲凉。

得鱼始信筌无用,斲垩终期鼻不伤。

我类槁苗犹欠雨,君同修竹饱经霜。

诗成病眼昏加涩,欲写还忧细作行。

意思解释

和张咏老知县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原文展示: 照蔀辉辉碧夜光,贫儿那复苦悲凉。得鱼始信筌无用,斲垩终期鼻不伤。我类槁苗犹欠雨,君同修竹饱经霜。诗成病眼昏加涩,欲写还忧细作行。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光线在窗帘上闪耀,贫困的孩子怎能不感到悲凉?得鱼之后才明白筌网无用,砍伐树木终究不会伤到鼻子。我们像缺水的秧苗,您比得经霜的修竹还要滋润。写诗时眼睛因病变得模糊干涩,想要写却又担心写得不好。


注释:

  • 照蔀:窗帘,形容光线照射在窗帘上。
  • 辉辉:闪耀的样子。
  • :鱼网,得鱼后才明白它的无用。
  • 斲垩:砍伐树木。
  • 槁苗:枯萎的秧苗,形容缺水。
  • 修竹:指竹子,象征坚韧的生长。

典故解析: “得鱼始信筌无用”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领悟,类似于庄子的“失鱼之悲”,强调事物的相对性与无常。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之道晚年,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苦乐,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人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朴素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开篇的“照蔀辉辉碧夜光”描绘出浓郁的夜色与光影的交错,似乎在表达一种温暖而又孤独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贫儿”来引出社会的艰辛,强调了生活的不易。

“得鱼始信筌无用”这一句,提醒我们在经历了某些事情后,才会真正理解它的意义。这里的“筌”不仅是工具的象征,更是对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反思。

在后半部分,诗人借用“槁苗”和“修竹”的意象,展现了生活的对比:贫困与富裕、脆弱与坚韧。最后,诗人自述病眼昏涩,表达了对写作的渴望与无奈,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既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有对友人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照蔀辉辉碧夜光”:夜晚的光辉在窗帘上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贫儿那复苦悲凉”:贫困儿童的生活艰辛,感叹社会的不公。
    • “得鱼始信筌无用”:经历得失后才明白某些事物的无用。
    • “斲垩终期鼻不伤”:砍伐树木不会伤到鼻子,比喻无谓的损失。
    • “我类槁苗犹欠雨”:比喻生活困顿,缺乏滋润。
    • “君同修竹饱经霜”:修竹经历风霜,象征坚韧的生命力。
    • “诗成病眼昏加涩”:写诗时眼睛因病变得模糊,表达写作的困难。
    • “欲写还忧细作行”:想写却又担心写得不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我类槁苗”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贫困。
    • 对仗:“得鱼始信筌无用,斲垩终期鼻不伤”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自身创作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夜光: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 贫儿:反映出社会底层的艰难。
  • :象征工具和手段。
  • 槁苗与修竹:对比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照蔀辉辉”意指什么?

    • A. 光辉闪烁
    • B. 贫困
    • C. 夜深人静
  2. “得鱼始信筌无用”表达了什么?

    • A. 事物的无常
    • B. 工具的重要性
    • C. 贫困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槁苗”比喻什么?

    • A. 丰收的农田
    • B. 生活的困顿
    • C. 美好的愿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比较王之道的《和张咏老知县》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虽风格不同,但主题相近,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世间苦难的同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