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游珍珠岩》
时间: 2025-01-04 08:5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流水淙淙,涧草茸茸。转苍湾午日霞烘。赤城围玉,紫盖擎空。试问仙翁,今何在,绛云封。芒鞋几两,青山踏偏,乍桃溪一曲相逢。平田下望,雾霭烟濛。谁人知我,极远目,送归鸿。
白话文翻译:
流水潺潺,山涧的草木茂盛。转过苍翠的湾口,午后的阳光在霞光中辉映。红色的山城环绕着如玉的景色,紫色的云彩高高托举着天空。我试问那位仙翁,现在何处,是否被绛云所遮封。我的草鞋轻便,踏上青山偏远的地方,偶然在桃溪旁与一曲相逢。俯视平田,雾气缭绕,烟雾朦胧。谁能理解我,纵目远眺,送走那归鸿。
注释:
- 淙淙:形容流水声。
- 茸茸:形容草木茂盛。
- 赤城:指红色的山城,象征着美丽的景色。
- 紫盖:指紫色的云彩,象征高远的天空。
- 仙翁:道教中指长生不老的老者,象征追求长生的愿望。
- 绛云:指红色的云,常与仙境相关联。
- 芒鞋:指用草或麻编制的鞋子,轻便舒适,适合行走山水间。
- 桃溪:象征美丽的自然风光。
- 平田:指平坦的田野。
- 雾霭烟濛:形容雾气缭绕,景象朦胧。
- 归鸿:指归去的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湘山,与王士禛、王士祯并称。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致力于儒家思想的复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行香子 游珍珠岩》创作于王夫之游历珍珠岩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仙界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他在动乱时代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王夫之的《行香子 游珍珠岩》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展现了他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前四句描绘了流水潺潺、草木茂盛的自然景象,勾画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转苍湾午日霞烘”,通过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态美。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诗人试问仙翁何处,表现了他对长生与自由的渴望,与此同时,芒鞋轻便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世俗的疏离。最后“谁人知我,极远目,送归鸿”一句,既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渗透着对世事的无奈与思索。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在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象中又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水淙淙,涧草茸茸:描绘溪水流动的声音与溪涧草木繁茂的生机。
- 转苍湾午日霞烘:描写转过湾口时,阳光照射下的美丽景色。
- 赤城围玉,紫盖擎空:红色的山城环绕着如玉的美丽风景,紫色的云彩高悬在空中。
- 试问仙翁,今何在,绛云封:向仙翁询问其所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芒鞋几两,青山踏偏:轻便的草鞋在青山中行走,表明一种自在与随意。
- 乍桃溪一曲相逢:偶然在桃溪旁相遇,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平田下望,雾霭烟濛:俯视平坦田野,雾气缭绕,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谁人知我,极远目,送归鸿:感慨无人理解自己的情怀,目送归鸿,象征离别和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赤城围玉”形象地比喻山城的美丽。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特征,如“雾霭烟濛”传达出情感的氛围。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事无奈的深思。通过对山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隐逸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逝去。
- 涧草:代表自然的繁荣与生机。
- 赤城:象征美丽的自然环境。
- 紫盖:象征高远、理想的境界。
- 仙翁:象征长生与超脱的人生理想。
- 芒鞋:代表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桃溪:象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归鸿:象征离别、思念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些元素? A. 溪水、草木
B. 山石、沙滩
C. 城市、建筑 -
“试问仙翁,今何在,绛云封”中的“仙翁”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一位长生不老的老者
C. 一位神秘的旅行者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A. 雾霭
B. 芒鞋
C. 赤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夫之《行香子 游珍珠岩》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夫之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李白则更注重表达孤独感与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鉴赏》
- 《王夫之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是对《行香子 游珍珠岩》的全面解析与展示,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