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次草窗忆古心公韵)》

时间: 2025-01-01 12:41:10

玉立风尘。

光动黄银。

便谈文、也到夜分。

无人烛下,壁上传神。

记老婆心,寒士语,道人身。

极意形容,下语难亲。

更万分、无一分真。

醉翁去后,往往愁人。

愿滴山泉,衔丘冢,化龙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次草窗忆古心公韵)
作者: 刘辰翁

玉立风尘。光动黄银。便谈文也到夜分。
无人烛下,壁上传神。记老婆心,寒士语,道人身。
极意形容,下语难亲。更万分无一分真。
醉翁去后,往往愁人。愿滴山泉,衔丘冢,化龙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在风尘中如玉般立着的身影,光辉闪烁像是金银一样,夜晚聊起文事,已是深夜。无人的烛光下,墙壁上似乎有神明降临。回忆起爱人的心情,寒士之间的言语,道人所表现的形象。极力形容,然而表达出来的话语却难以亲近。即使有万般情感,却难以表露出真情。醉翁离去之后,常常感到愁苦。希望能有山泉水,流淌在丘墓之间,化作云中的龙。

注释:

  1. 玉立风尘:意指在风尘中如玉般挺立,形象出众。
  2. 光动黄银:比喻光辉如金银般闪烁,形容环境的美丽。
  3. 无人烛下:指独自一人时,烛光显得孤单。
  4. 壁上传神:墙壁上似乎有神明降临,传递一种神秘感。
  5. 老婆心、寒士语、道人身:分别指代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身份特征。
  6. 极意形容:尽力形容,但难以传达内心真实的情感。
  7. 醉翁去后,往往愁人:醉酒的朋友离去后,带来的是愁苦的情绪。
  8. 滴山泉,衔丘冢,化龙云:希望山泉流淌于墓丘之间,象征着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对往事的缅怀与情感的追忆,表达了对失去的朋友、爱人的感慨与对真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行香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的“玉立风尘”便勾勒出一种优雅与孤独的形象,仿佛在描写一位在喧嚣中独立的灵魂。接下来的“光动黄银”则为这种孤独增添了一种美感,夜深人静之时,文人对世界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渐渐浮现。

“无人烛下,壁上传神”则表现了在孤独中所感受到的神秘与力量,仿佛在黑暗中也有某种存在陪伴着自己。诗中提到的“老婆心”以及“寒士语”,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情感的纠葛,尤其是那些难以言表的情感。

整首词充满了对真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更万分无一分真”,直白地表达出内心的挣扎和对真诚情感的追求。最后的“愿滴山泉,衔丘冢,化龙云”则是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重生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立风尘”:象征着高洁的气质与独立的个性。
  • “光动黄银”:营造出一种流光溢彩的美感,渲染出夜晚的氛围。
  • “无人烛下,壁上传神”:独处时的孤寂与神秘感,暗示一种超凡的存在。
  • “记老婆心,寒士语,道人身”:不同身份的情感交织,表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
  • “极意形容,下语难亲”:尽管心中有万般情感,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言语表达。
  • “醉翁去后,往往愁人”:失去好友后的孤独与愁苦。
  • “愿滴山泉,衔丘冢,化龙云”:对生命的思考与希望,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光动黄银”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氛围。
  • 拟人:如“壁上传神”,赋予墙壁以神秘的生命。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得整首词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过往人事的追忆与对真情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带有哲理性色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高尚。
  • 烛光:象征孤独与温暖的渴望。
  • 山泉:代表生命的灵动与希望。
  • 龙云:象征着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与再生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立风尘"中的"玉"象征着什么?

    • A. 高贵
    • B. 冷漠
    • C. 贫穷
  2. 诗中提到的“无人烛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孤独
    • C. 忙碌
  3. "愿滴山泉,衔丘冢,化龙云"中的“化龙云”有何象征意义?

    • A. 无情
    • B. 重生
    • C. 消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刘辰翁的《行香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与哲思,而后者则更多体现出女性的柔情与对爱情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辰翁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