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军装十咏·袍》

时间: 2025-01-01 13:51:04

雕锦剪花团,三边总认看。

寻常不肯着,风雪念兵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雕锦剪花团,三边总认看。寻常不肯着,风雪念兵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华丽的军装,锦绣与花纹交织,边缘处的装饰令人一眼就能认出。虽然平常不愿意穿上这样的衣服,但在风雪中,我却想起了那身寒冷的军装。


注释:

字词注释

  • 雕锦:指用金银丝线和各种颜色的丝绸绣成的精美图案,形容华丽。
  • 剪花团:指剪裁成花团形状的装饰,强调华丽和精致。
  • 三边总认看:三边(指边缘)都能辨认出,形容这件衣服的显眼和独特。
  • 寻常不肯着:平时不愿意穿上,表现出对军装的矛盾心理。
  • 风雪念兵寒:在风雪中,想起士兵在寒冷天气中穿着军装的情景,表达对军人的同情与思考。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其描写的军装与士兵处境,反映了古代士兵的艰苦和牺牲精神,隐含对战乱时代士兵的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生卒年不详),字季升,号天池,明代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才华横溢,尤其以诗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士人的看法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士兵们的生活艰苦,诗人通过描绘军装,表达了对士兵命运的关注和对战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出华丽的军装与士兵在战乱中的艰辛。诗的开头用“雕锦剪花团”来形容军装的华丽,但随后却引入了反差,提到“寻常不肯着”,表明这种华丽的军装在平常生活中并不适用,暗示了士兵们的悲惨命运。接下来的“风雪念兵寒”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不仅在描写军装的外表,更在深层次上探讨了士兵在艰苦环境中的孤独与无奈。整个诗歌通过对比的手法,传递出对士兵命运的同情与深思,展现了战争带来的不幸和对士人的关怀。整体来看,诗中蕴含的情感深邃而真挚,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雕锦剪花团:描绘了军装的华丽,展示出精美的工艺。
  2. 三边总认看:强调这种华丽的军装在外观上的显眼,似乎在说它与众不同。
  3. 寻常不肯着:表达诗人对这种华丽军装的抵触,意味着这种装束并不适合日常生活。
  4. 风雪念兵寒:在风雪的环境下,诗人对士兵在寒冷中艰辛的生活产生了深切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华丽的军装与士兵的艰苦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
  • 意象:通过“风雪”和“兵寒”来传达士兵的困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华丽与寒冷的对比,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悲剧,表现了对士兵命运的关怀和对战争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雕锦:象征着繁华与美好,但同时也暗示着表面的虚华。
  • 风雪:象征着艰难与困苦,体现了士兵所面临的恶劣环境。
  • 兵寒:直接描绘了士兵在战斗中的无奈和孤独,代表士人的悲惨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雕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华丽的军装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2. “寻常不肯着”这句诗的意思是: A. 平常人都喜欢穿
    B. 平常不愿意穿
    C. 只有士兵愿意穿
    D. 任何人都不穿

  3. 诗中提到的“风雪”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生活
    B. 艰苦环境
    C. 快乐时光
    D. 战争胜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士人的关怀与对生活的思考。
  • 杜甫《春望》: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思索。

诗词对比

  • 高启的《袍》与杜甫的《兵车行》均涉及士兵的艰辛,但高启更侧重于对华丽装束的反思,而杜甫则直接描绘了士兵的悲惨遭遇,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3.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