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十首 王猛》

时间: 2025-01-01 13:41:32

军门被褐异隆中,抱策归秦竟事戎。

犹喜遗言真有识,不教胡马向江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史十首 王猛
作者:高启 〔明代〕

军门被褐异隆中,
抱策归秦竟事戎。
犹喜遗言真有识,
不教胡马向江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军营中,身着粗布衣服的王猛与隆中相似,
他手握策马归向秦国,最终参与了战争。
我依然感到欣慰的是,他的遗言确实有深刻的见解,
不允许胡人的马向江东奔驰。

注释:

字词注释:

  • 军门:军营或军政机构。
  • 被褐:身穿粗布衣服,指简朴的生活。
  • 隆中:指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形容隐士之风。
  • 抱策:手握马鞭,指骑马出征。
  • 江东:指长江以东的地区,历史上多为吴国的地盘。

典故解析:

  • 王猛:东晋时期的名士,以其智慧和才能受到重视。
  • 隆中对:诸葛亮的著名谋略,反映了深思熟虑的政治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著名诗人,字季和,号浩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作品多以抒发豪情壮志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当时国家面临外敌侵扰,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激励后人,反映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猛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和深刻见解。诗中的“军门被褐异隆中”,不仅描绘了王猛的简朴生活,也暗示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深思熟虑。而“抱策归秦竟事戎”则生动地表现了王猛投身战斗的决心与勇气。

从情感上看,诗人对王猛的崇敬与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而“犹喜遗言真有识”一句则表达了对智者言论的重视,强调了历史智慧对现实的启示。最后一句“不教胡马向江东”更是流露出诗人对国家疆域和民族尊严的捍卫之情,令人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整首诗构思精巧,语言简练,尽管字数不多,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思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军门被褐异隆中:描绘王猛身处军营,虽然穿着朴素,但与隐士诸葛亮在隆中时的情形相似,暗示其深厚的军事才能。
  • 抱策归秦竟事戎:王猛手握策马回归秦国,参与战争,体现出他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决心。
  • 犹喜遗言真有识:对王猛留下的智者言论表示赞赏,认为其见解超脱而深刻。
  • 不教胡马向江东: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敌人侵犯的坚定抵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王猛的身份与隆中隐士相提并论,显示其隐士气质与军事才能的结合。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王猛的敬仰,反映出爱国情怀和对历史智慧的重视,意在警醒后人应时刻铭记历史教训,捍卫国家利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军门:象征战争与国家的安全。
  • 被褐:代表简朴与高尚的品德。
  • 胡马:象征外敌,反映出对国家疆域的捍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猛的形象在诗中用哪种服饰描绘?
    A) 华丽的战袍
    B) 粗布衣服
    C) 书生衣裳
    D) 盔甲

  2. 诗中提到的“江东”指的是哪个地区?
    A) 长江以西
    B) 长江以东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答案

  1. B) 粗布衣服
  2. B) 长江以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高启的《读史十首 王猛》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高启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品德与智慧,而杜甫则是通过个人的苦痛来反映国家的动荡。两者都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怀,但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历史人物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