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荷花,同彦通作》
时间: 2025-01-07 23:58: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荷花
作者:袁思亮
绀玉生烟,是谁耕得沧波碎。
蘋丝斜约簟纹绮,红浪翻秋被。
浅晕朝霞似醉。
镜奁开凝脂半洗。
暖香飞麝,腻锦巢鸳,柔乡滋味。
急雨初过,绿盘擎出铜仙泪。
瑶房空贮苦心多,别恨千丝缀。
凤股钗头颤坠。
向西风颦红怨翠。
露零鸥冷,拚共婵娟,伴伊无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和诗人对这种美丽的感慨。开头提到“绀玉生烟”,形容荷花的清丽,谁在水面上耕作,打破了波澜。接下来描述了荷叶和荷花的景致,红色的花瓣像秋被一样翻动,晨曦中的荷花似乎有些醉意。镜子般的荷叶上露水如凝脂般晶莹,香气四溢,似乎在描绘一种温暖的乡愁。急雨过后,荷叶上托起了雨滴,像铜仙的泪水。接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楚,离别的痛苦如千丝万缕般缠绕。最后提到风中摇曳的花朵,似乎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惆怅。
注释
- 绀玉:指深蓝色的玉石,形容荷花如玉般清丽。
- 沧波:指深邃的水波,象征着水的广阔与深远。
- 蘋丝:指水蘋的柔细丝状,常用于形容水边的植物。
- 镜奁:指镜子,形容荷叶的光滑如镜。
- 暖香飞麝:指温暖的香气如麝香般飘散。
- 铜仙泪:形容雨滴如铜质的泪水,带有珍贵、稀有之感。
- 凤股钗头:指女子的发饰,形容轻微的颤动,暗示女子的柔情。
- 婵娟:指月亮,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思亮,近代诗人,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的元素,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荷花》创作于一个荷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内心感情的细腻抒发。这首词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荷花的美丽,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荷花的优雅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诗的开头,通过“绀玉生烟”这一形象的比喻,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中。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离别的忧伤。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特别是在描写荷花和雨后的景象时,诗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使得作品更具层次感和深度。
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既有对美的赞美,又夹杂着淡淡的忧伤,呈现出一种“美中带忧”的情感基调。诗人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绀玉生烟:荷花的清丽如同绀玉,生动地呈现了她的美丽。
- 是谁耕得沧波碎:感慨荷花的美丽是由谁的辛勤耕作所成。
- 蘋丝斜约簟纹绮:描绘水边的植物与荷叶的交融,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红浪翻秋被: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 浅晕朝霞似醉:荷花在晨曦中的娇羞,仿佛沉醉于美景。
- 镜奁开凝脂半洗:荷叶上的露水晶莹剔透,像凝脂般美丽。
- 暖香飞麝:荷花的香气如同麝香般温暖袭人。
- 腻锦巢鸳:形容鸳鸯在荷花中的安宁与温馨。
- 急雨初过,绿盘擎出铜仙泪:雨后的荷叶托起雨滴,如同铜质的泪水。
- 瑶房空贮苦心多:内心的苦楚如同空荡的瑶房,积蓄着离愁别恨。
- 别恨千丝缀:离别的痛苦如千丝万缕般缠绕在心。
- 凤股钗头颤坠:轻盈的女子因情感而微微颤动。
- 向西风颦红怨翠:在西风中,荷花因离愁而显得愁苦。
- 露零鸥冷:露水滴落,鸥鸟呼啸,带来凄凉的气息。
- 拚共婵娟,伴伊无寐:与月亮共舞,伴着爱人而无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花比作绀玉,突出其珍贵与美丽。
- 拟人:荷花、鸳鸯等被赋予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美丽和生命的顽强。
- 雨滴:象征情感的流露,带有忧伤的意味。
- 晨曦:象征希望与新生,给人以美好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绀玉生烟”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荷花的美丽
- B. 水波的涟漪
- C. 雨后的清新
- D. 早晨的阳光
-
“急雨初过,绿盘擎出铜仙泪”中的“铜仙泪”指的是什么?
- A. 荷花的露水
- B. 荷叶的水珠
- C. 诗人的眼泪
- D. 鸳鸯的眼泪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更为直白。
- 《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烛影摇红》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通鉴》
- 《词学研究》等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