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时间: 2025-01-06 16:24: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澹白笼烟,抱花纤蝶迷无影。晚凉庭院暗香浮,红鸭添银饼。
幽咽蛩螀断井。又絮语夜来相警。半枕云垂,一帘月漾,秋痕销凝。
纨扇抛愁,年光负却双鱼赠。谁传锦字向秋河,依旧云波冷。
欲睡瞢腾还醒。问归梦恁时重准。银箭流壶,铜荷飘泪,清砧敲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白色的烟雾笼罩着,细小的花儿和蝴蝶似乎迷失在其中。晚风吹拂,庭院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红色的鸭子旁边放着银色的饼干。幽幽的蟋蟀在井边鸣叫,似乎在提醒夜晚的来临。半枕着云朵,月光在帘子上轻轻荡漾,秋天的痕迹渐渐消散。轻盈的扇子抛却了忧愁,岁月的流逝让人忘记了双鱼的赠予。是谁在秋河上传递锦字,依然是那冷冷的云波。想要入睡却又不自觉地醒来,问归来的梦,却在何时再度重聚。银色的箭在壶中流转,铜色的荷花飘落泪水,清脆的砧板敲打着夜晚的宁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澹白:清淡的白色。
- 纤蝶:细小的蝴蝶。
- 幽咽:低沉的鸣叫。
- 蛩螀:蟋蟀。
- 纨扇:用丝绸制作的扇子。
- 锦字:美好的书信或消息。
- 银箭流壶:比喻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双鱼赠:可能指代双鱼座的寓意,象征着爱情和美好的祝愿。
- 秋河:秋天的河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翎,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见长。其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写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之时。诗人在此期间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秋夜的宁静与孤寂。诗的开头描绘了烟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花和蝴蝶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晚凉和暗香的描绘,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读者带入更深的情感世界。庭院的红鸭与银饼,似乎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温暖,但随之而来的蟋蟀和夜的降临,又让人感受到孤独的情绪。此时,诗人的内心挣扎开始显现,特别是“纨扇抛愁”的意象,深刻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几句,诗人在梦与现实之间徘徊,银箭与铜荷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惆怅,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合了对生命的思考,引导读者在宁静中感受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澹白笼烟:描绘了夜晚的朦胧,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抱花纤蝶迷无影:花与蝶的结合,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 晚凉庭院暗香浮:夜晚的凉意和暗香,隐含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红鸭添银饼:富足的生活图景,但也暗示着内心的孤独。
- 幽咽蛩螀断井:蟋蟀的低吟,透露出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 又絮语夜来相警:夜色中的喃喃低语,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半枕云垂,一帘月漾:月光的柔和,营造出梦幻的意境。
- 秋痕销凝:秋天的痕迹逐渐消散,象征时间的流逝。
- 纨扇抛愁:轻扇的动作,表达了对过去忧愁的抛却。
- 年光负却双鱼赠:岁月的流逝让人遗忘了曾经的美好。
- 谁传锦字向秋河:对美好消息的期待,却又显得渺茫。
- 依旧云波冷:依然感受到内心的冷漠与孤独。
- 欲睡瞢腾还醒:内心的追寻与觉醒,反映了对梦境的渴望。
- 问归梦恁时重准:对归来的梦的追问,流露出一丝惆怅。
- 银箭流壶,铜荷飘泪: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哀伤交织在一起。
- 清砧敲暝: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感的进一步加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箭流壶”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幽咽蛩螀”赋予蟋蟀以感情。
- 对仗:如“银箭流壶,铜荷飘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秋夜的孤独与思索展开,表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细腻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象征朦胧与神秘。
- 花:自然之美,生命的象征。
- 蝴蝶:轻盈与自由。
- 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秋: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银箭、铜荷:时间与情感的交织,象征内心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澹白笼烟”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明亮的白天
- B. 朦胧的夜晚
- C. 烟雾弥漫的森林
- D. 凉爽的早晨
-
“纨扇抛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D. 安宁
-
“银箭流壶”比喻了什么?
- A. 爱情的甜蜜
- B. 时间的流逝
- C. 友谊的珍贵
-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烛影摇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秋夜的孤独与思索,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对过往的追忆。两者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顾翎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