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时间: 2025-01-06 16:16: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作者:朱庸斋
一雨成秋,换凉移燠浑无据。
压阶馀绿乍萧疏,天意终谁主。
费尽莎虫絮语。
向更兰催人秀句。
声声叶叶,好入诗题,非关情苦。
破睡新茶,半园清梦留谁住。
暂来还去几经时,空念閒庭宇。
愁似辞枝倦羽。
趁西风归期自许。
直须明白,浊酒先排,沧洲离绪。
白话文翻译
一场雨后,秋意渐浓,气温骤降,仿佛一切都是无凭无据的变化。阶前的绿意被压低,渐渐显得稀疏,究竟天意由谁来主宰?费尽心思的莎虫(草虫)在絮语着。更有兰花催促着人写出美丽的句子。声声叶声,正好可以入诗题,并非与情感的苦涩有关。打破睡梦,新泡的茶,半园的清梦又能留住谁?暂时来去之间,已经经历了多少时光,空自惦念那闲庭院落。愁绪如同辞别的枝头倦鸟。趁着西风,我自许归期。必须明白,先饮浊酒,才是离愁的开始。
注释
- 莎虫:指草虫,常用来形容细微的声音或虫鸣,寓意细腻的感受。
- 兰催:兰花的芬芳能够激发人的创作灵感。
- 浊酒:比喻那些浓烈的酒,通常用来消愁或抒发离别之情。
- 沧洲:古代传说中的美丽地方,象征着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庸斋,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风格多变,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而成诗,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心境浮动之时,受自然秋雨的影响,产生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一雨成秋”,瞬间引入了季节的变化,给人一种凉意袭来的感觉,象征着人生的变迁与无常。接着“压阶馀绿乍萧疏”,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诗中出现的莎虫和兰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莎虫的细语,象征着生活中的琐碎与烦恼,而兰花的盛开则代表着创作灵感的涌现,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诗的情感深度。
“破睡新茶,半园清梦留谁住”,这句透出一种迷惘与无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使人难以留住美好,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最后,诗人以“直须明白,浊酒先排,沧洲离绪”结束,全诗在浊酒的意象中升华,表达了对人生苦涩的接受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雨成秋:雨水的到来使得季节发生转变,象征着人生的转折。
- 换凉移燠浑无据:气温的变化让人感到无所适从,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压阶馀绿乍萧疏:阶前的绿意被压低,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失落。
- 天意终谁主:感叹命运的不可捉摸。
- 费尽莎虫絮语:比喻生活中的琐事与烦恼,心力交瘁。
- 向更兰催人秀句:兰花的香气激励创作,象征着希望与灵感。
- 声声叶叶,好入诗题,非关情苦:自然的声音能够触动心灵,却不必与苦情相联。
- 破睡新茶,半园清梦留谁住:梦的破碎与新茶的清香,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暂来还去几经时:一段时间的来去,感慨流逝。
- 愁似辞枝倦羽:愁绪如同疲惫的鸟儿,隐喻离别与失落。
- 趁西风归期自许:借助西风,表达归来的期许,象征着希望。
- 直须明白,浊酒先排,沧洲离绪:接受生活的苦涩,浊酒象征着对离愁别绪的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似辞枝倦羽”,将愁绪比作疲惫的鸟,形象生动。
- 拟人:莎虫被赋予了絮语,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暂来还去几经时,空念閒庭宇”,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抵触,最终通过饮酒释怀,表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变迁与洗涤。
- 秋:代表着衰败与思考。
- 莎虫:细腻的生活烦恼。
- 兰花:创作灵感与美好。
- 浊酒:生活的苦涩与释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莎虫”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细腻的生活烦恼
C. 快乐
D. 自然之美 -
“一雨成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常与变迁
C. 期待
D. 忧愁 -
诗的最后一句“直须明白,浊酒先排,沧洲离绪”意味着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释怀与接受
C. 创作的灵感
D. 逍遥自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朱庸斋与李白在离别主题上的不同表现,朱庸斋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而李白则以豪迈的饮酒抒怀为主,展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发泄方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选》
- 相关学术文章与评论集,推荐查阅当地图书馆或在线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