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南昌元夕》
时间: 2025-01-06 16:39: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南昌元夕
作者: 黄燮清
灯火江城,翠屏红照鱼龙舞。
麝薰低袅绣轮风,粉市香成雾。
草草莺啼燕语,散珠尘几声漏鼓。
画龙残烛,送了黄昏,只应归去。
钿阁钗帘,故人明镜伤幽素。
玉梅花是去年栽,开到相思处。
闲把栏干细数,一根根无聊意绪。
夜寒停梦,月静重门,星繁高树。
白话文翻译
在江城的灯火下,翠绿的山屏和红色的灯光中,鱼龙舞动着。麝香轻轻袅袅,绣轮随风飘扬,粉色的市场里香气弥漫如雾。此时莺鸟啼鸣,燕子低语,珠子散落,几声漏鼓轻响。画龙的蜡烛已经燃尽,黄昏悄然来临,我只好打道回府。钿阁里钗帘摇曳,故人的明镜映出我幽静的素影,玉梅花是去年栽种,开到了思念的地方。闲暇时我倚着栏杆细数,心中那些无聊的情绪。夜晚寒冷,梦境停滞,月光静谧,重门紧闭,星星繁多在高树间闪烁。
注释
- 江城:指南昌,因其地处长江流域。
- 翠屏:指青山,形容环境美丽。
- 鱼龙舞:比喻灯火辉煌的节日场景。
- 麝薰:指麝香的香气。
- 草草:匆忙的意思。
- 漏鼓:指报时的鼓声。
- 钿阁:指装饰华丽的房间。
- 幽素:指孤独和朴素的样子。
- 玉梅花:梅花的象征,代表坚韧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清代诗人,擅长山水、咏物及抒怀,作品多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描绘了南昌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欢愉与对故人的思念,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 南昌元夕》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伤的诗作,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以“灯火江城”引入,点明了节日的背景,接着以“翠屏红照”描绘了灯光映照下的美丽景色,展示了节日的热闹气氛。诗中“麝薰低袅”一语,结合了香气与风,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令人心醉。
接下来,诗人用“草草莺啼燕语”描绘了春日的生机,声声莺啼燕语更显得生动而富有活力。然而,在热闹的表象之下,诗人却表现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画龙残烛,送了黄昏”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最后,诗人回归到个人情感,提到“闲把栏干细数”,展现了一种无聊而又思索的状态,在夜寒中停梦的意象中,诗人与自然的对话愈发深刻,月静星繁的场景中,仿佛时间都停止了,留下的只是思念与感伤。这种情绪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欢愉的节日气氛,又有深邃的情感思考,形成鲜明的对比,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火江城,翠屏红照鱼龙舞。
描绘了南昌元宵节的热闹场景,灯火辉煌,鱼龙舞动,展现了节日的欢庆气氛。 -
麝薰低袅绣轮风,粉市香成雾。
通过麝香的香气与微风,营造出轻柔而惬意的氛围,粉市的香气如雾般弥漫,进一步渲染节日的热闹。 -
草草莺啼燕语,散珠尘几声漏鼓。
描绘春日的生机,莺啼燕语充满活力,然而“散珠尘”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漏鼓声响更是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
画龙残烛,送了黄昏,只应归去。
画龙的蜡烛已燃尽,黄昏来临,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内心生出归去的无奈。 -
钿阁钗帘,故人明镜伤幽素。
钿阁钗帘的描写,暗示着生活的繁华与孤独的对比,故人的明镜则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
玉梅花是去年栽,开到相思处。
玉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梅花的开花,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相思之情。 -
闲把栏干细数,一根根无聊意绪。
诗人倚栏细数,表达出一种无聊与思绪的纷扰,时间在此刻显得格外漫长。 -
夜寒停梦,月静重门,星繁高树。
夜晚的寒冷与静谧,似乎一切都在静止,星星点点在高树之间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画龙残烛”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莺啼燕语”赋予鸟类生命与情感。
- 对仗:如“钿阁钗帘”和“故人明镜”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节日的感慨,展现了在热闹的节日中,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节日的欢庆与热闹。
- 麝薰:象征温馨与惬意。
- 莺啼燕语: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残烛: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一去不复返。
- 玉梅花:象征坚韧与思念的情感。
- 夜寒:象征孤独与思索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南昌
B. 南京
C. 武汉
D. 上海 -
诗中“草草莺啼燕语”意在表现什么?
A. 人的孤独
B. 春天的生机
C. 节日的热闹
D. 过去的回忆 -
“画龙残烛”中的“残烛”象征什么?
A. 新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繁华
D. 个人的情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同样描绘节日的热闹,然而更侧重于豪放的情感与壮丽的景象。
- 《元宵》(王安石):虽然也描写元宵佳节,但更多地表现了对民俗的关注与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燮清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宵节的文化意义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