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时间: 2025-01-08 00:17: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最高楼
作者: 顾随 〔近代〕
携手去,相送亦同行。
天远夜微茫。
鸡声碾入轮声里,
屈肱人枕小书囊。
又低声,频絮语,
断人肠。
相见了相思依旧苦。
离别后离愁何日诉。
思往事,更神伤。
箧中尚有残花朵,
如今应没许多香。
莫回头,山黯澹,
海青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携手同行,送别时依然相伴。天边远处,夜色朦胧。鸡鸣声和车轮声交织在一起,我微微屈臂,枕在小书囊上。低声细语,频频诉说,令人伤肠。相见之后,相思的苦楚依然存在。离别后,离愁何时才能诉说?回想往事,更加令人感伤。箱中仍有几朵残花,如今恐怕已无多少香气。不要回头,山色黯淡,海水青苍。
注释
字词注释:
- 携手去:手拉手一起走。
- 相送亦同行:送别时依然伴随同行。
- 鸡声碾入轮声里:鸡鸣声与车轮声交织在一起。
- 屈肱:微微屈臂。
- 小书囊:装书的小袋子。
- 频絮语:频繁地低声说话。
- 断人肠:令人伤心的事。
- 离愁:离别后的忧愁。
- 残花朵:凋零的花朵。
- 山黯澹,海青苍:山色黯淡,海水青苍,表达一种苍凉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分别时的惆怅和思念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0-1954),字秉常,号雨生,近现代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感伤,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代,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困扰,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伤感,反映了时代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最高楼》是一首充满感伤色彩的离别诗,细腻地描绘了相送的场景和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携手去,相送亦同行”,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彼此相伴的温暖。而后“鸡声碾入轮声里”,通过声音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真实的生活气息,使人感觉到离别的迫近。
诗中的“屈肱人枕小书囊”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恬淡,但随之而来的“又低声,频絮语,断人肠”则是情感的转折,低声细语中包含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思念。离别后的“离愁”与“思往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构建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最后几句的“箧中尚有残花朵,如今应没许多香”,诗人以残花象征失去的美好,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无奈。结尾的“莫回头,山黯澹,海青苍”则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期许,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淡淡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携手去,相送亦同行”:展现了离别之时的亲密关系。
- “天远夜微茫”:描绘了夜色的朦胧,增加了离别的氛围。
- “鸡声碾入轮声里”:声音的交融,增强了现场感。
- “屈肱人枕小书囊”: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然而暗含忧伤。
- “又低声,频絮语,断人肠”:低语中藏有不舍与痛苦。
- “相见了相思依旧苦”:相见之后的思念依旧令人心痛。
- “离别后离愁何日诉”:对未来离愁的无奈与期待。
- “思往事,更神伤”:回忆往事,情感愈加沉重。
- “箧中尚有残花朵,如今应没许多香”:象征失去的美好,感叹时光流逝。
- “莫回头,山黯澹,海青苍”:告诫自己不要回头,面对未来的苍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残香比作美好的过往。
- 对仗:使用了丰富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声音以情感,使得场景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分别时的无奈与情感的复杂,传递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声:象征生活的日常与宁静。
- 残花:象征逝去的美好与遗憾。
- 山海:象征自然的苍茫与人生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鸡声碾入轮声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离愁
C. 幽静 -
诗中提到的“残花”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希望
B. 失去的美好
C. 快乐的回忆 -
作者在诗中提到“莫回头”的意思是什么?
A. 不要怀念过去
B. 保持乐观向前
C. 不要再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顾随的诗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刻画,而李白的作品则显得豪放与壮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顾随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