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乙卯初春,将之扬州,或以芜城为言,悄然而止》
时间: 2025-01-19 15:54: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乙卯初春,将之扬州,或以芜城为言,悄然而止
作者: 蒋春霖 〔清代〕
雪净梅根土。被琼箫暗将残寒,一丝吹去。碎剪东风为花瓣,分散春心几许。
料从此红酣翠妩。蓦地思量虹桥月,是年时刻意伤春处。
还梦到,竹西路。扁舟待趁寒潮渡。绕空江鹧鸪声声,乱烟无数。
歌管楼台斜阳冷,换了城西戍鼓。更不见垂杨一树。
十里深芜阴磷碧,哭青山谁唤春魂语。云影暗,自延伫。
白话文翻译:
雪后的梅花根在土地上显得格外干净。被那幽暗的琼箫吹散了残余的寒意,轻轻地送走了一丝寒气。
春风像是被碎剪成花瓣,分散了多少春天的心思。
想必从此红花妩媚,娇艳无比。忽然想起那虹桥上的月亮,记得那年我特意伤春的地方。
我还梦见竹西的路,扁舟正待趁着寒潮渡过。空江上鹧鸪声声,烟雾缭绕无数。
歌声在楼台上,斜阳下显得冷清,换来了城西的戍鼓。
更不见那垂杨一株。十里深处的芜杂阴影,哭诉青山,谁来唤醒春的灵魂呢?云影幽暗,独自伫立。
注释:
- 琼箫:指一种美妙的乐器,暗示春天气息的传播。
- 碎剪东风:春风像被剪成花瓣一样,轻柔而散漫。
- 虹桥月:象征美好回忆与伤感情绪的结合。
- 竹西路: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诗人梦回此地。
- 戍鼓:守卫的鼓声,暗示战争与守夜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春霖,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雅士流派盛行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外游历,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人事的变化,结合个人的思考与情感,写出此作品。
诗歌鉴赏:
《金缕曲》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现了春天的到来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开头的“雪净梅根土”以清新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初始,接着通过“琼箫暗将残寒”的描绘,将春天的气息与寒意的渐行渐远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不断出现的与春天相关的意象(如花瓣、红酣翠妩等)不仅传达出春天的美丽,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惆怅。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竹西路”的梦境描写与鹧鸪声的回响,渲染出一幅春日的孤寂画面。歌声与戍鼓的对比,凸显了春日的冷清与内心的孤独。而“哭青山谁唤春魂语”的提问,更是对春天与人心之间关系的深思。
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春天短暂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净梅根土:雪后梅花根部显得特别干净,象征新生。
- 被琼箫暗将残寒,一丝吹去:乐器声驱散了寒意,暗示春天的来临。
- 碎剪东风为花瓣,分散春心几许:春风如花瓣飘散,情感随之流逝。
- 料从此红酣翠妩:预示未来的美好景象。
- 蓦地思量虹桥月:突然想起那美好的回忆。
- 是年时刻意伤春处:往年春日的伤感之地。
- 还梦到,竹西路:梦回往日的竹西之路。
- 扁舟待趁寒潮渡:小舟准备趁寒潮渡过。
- 绕空江鹧鸪声声,乱烟无数:江上鹧鸪声不断,烟雾缭绕。
- 歌管楼台斜阳冷,换了城西戍鼓:歌声与戍鼓的对比,暗示孤独。
- 更不见垂杨一树:没有看到那一棵垂杨。
- 十里深芜阴磷碧,哭青山谁唤春魂语:春天的灵魂无人唤醒,表达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花瓣,形象生动。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感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歌管楼台斜阳冷,换了城西戍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春天来临时的美丽与忧伤,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反映了对时间流逝、春天短暂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根:象征纯洁与新生。
- 琼箫:代表美妙的音律,寄托春天的气息。
- 虹桥月:象征美好记忆与情感的交织。
- 竹西路:具体场所,承载着回忆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琼箫”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鸟
-
填空题:诗中提到“十里深芜阴磷碧”,表达了诗人对___的感慨。
-
判断题:诗中没有提到春天的美好。 (对/错)
答案:
- A
- 春天的短暂与失落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贺《春夜洛城闻笛》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贺《春夜洛城闻笛》:同样描绘春天的孤独与美丽,但更注重夜晚的意境。
- 杜甫《春望》: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事的忧虑,主题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诗词选集《清代诗人作品集》
- 研究文章《清代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