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时间: 2025-01-06 11:2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作者: 左锡璇 〔清代〕
江上秋风急。看几行白萍红蓼,不胜清绝。
野岸荒凉芦荻冷,千里水天一色。
经多少短亭长驿。此夜知君何处泊,这相思两地谁能识。
休为我,暗凄切。别来渐觉腰围窄。
正无聊行思坐忆,柔肠欲折。
静掩屏山灯焰黯,常恨影双人只。
雁过也更无消息。
听彻沉沉虬漏永,又潇潇疏雨空阶滴。
眉尖锁,甚时撇。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秋风急促。望见几行白色的萍草和红色的蓼草,无法抵挡这清冷的绝美景色。
荒凉的野岸芦苇冷清,千里水天融为一色。
经历了多少短亭和长驿,这个夜晚你又在何处停泊?这份相思,两地的人谁能理解?
请不要为我,暗自悲切。别后渐渐觉得腰围渐窄。
正无聊地行走、思考、坐着回忆,柔肠欲断。
静静地关上屏风,山里灯光黯淡,常常怨恨影子里只有我一人。
大雁飞过,却没有再传来消息。
听着沉沉的漏水声,空阶上又潇潇细雨滴落。
眉头紧锁,何时才能舒展?
注释
- 白萍: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江河湖泊。
- 红蓼:指一种红色的水生植物,通常生长于湿地。
- 芦荻:指芦苇,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来形容荒凉的环境。
- 短亭长驿:指路途中的小亭子和驿站,象征离别的路。
- 腰围窄:形容因思念而食欲减退,身体消瘦。
- 虬漏:古语指钟表的滴水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疏雨:细小的雨滴,常用来营造孤寂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左锡璇是清代的一位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本词可能创作于离别之际,作者在秋风萧瑟的环境中思念远方的友人,表达了对爱情和友情的渴望与痛苦。
诗歌鉴赏
《金缕曲》通过描绘秋天的江上景象,表达了深刻的离愁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秋风急促,白萍红蓼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冷清,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野岸荒凉芦荻冷”,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无人的世界,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愈发显得沉重。
词中多次提到“短亭长驿”和“此夜知君何处泊”,描绘了旅途的孤独与不安,暗示着作者对远方人的关切与忧虑。尤其是“这相思两地谁能识”,展现了对爱情的无奈与渴望,“休为我,暗凄切”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
在情感的表达上,作者通过“别来渐觉腰围窄”来形象地描绘因思念而失去食欲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最后的“听彻沉沉虬漏永,又潇潇疏雨空阶滴”,将孤独的氛围推向高潮,时光的流逝与思念的无尽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秋风急:设定了场景,描绘了秋天的江边,风急景凉。
- 看几行白萍红蓼,不胜清绝:通过植物的颜色与生长状态,体现了自然的清冷与孤寂。
- 野岸荒凉芦荻冷: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与冷清。
- 千里水天一色:展现了开阔的自然景观,暗示诗人的心境。
- 经多少短亭长驿: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思念的深重。
- 此夜知君何处泊:表达对远方友人的关心与无奈。
- 这相思两地谁能识:强调了思念的孤独感。
- 休为我,暗凄切:请求对方不要为自己悲伤,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柔软与脆弱。
- 别来渐觉腰围窄:通过身体变化反映内心情感的沉重。
- 正无聊行思坐忆,柔肠欲折:表现出思念的无奈与烦闷。
- 静掩屏山灯焰黯:通过细节描绘出夜晚的孤独。
- 常恨影双人只:感叹自己孤独,只有影子陪伴。
- 雁过也更无消息:象征着音信全无,加重思念之情。
- 听彻沉沉虬漏永:描绘时间的流逝,增强孤独感。
- 又潇潇疏雨空阶滴:通过雨声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眉尖锁,甚时撇:表现出心情的烦闷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千里水天一色”比喻思念的遥远。
- 拟人:“影双人只”让影子具有人性化情感。
- 对仗:如“短亭长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孤独与离别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时光流逝和萧瑟的心境。
- 白萍红蓼:代表孤独与美的对比,增强了思念的情感。
- 芦荻:象征荒凉与冷清,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雁:象征音信与思念的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 A. 白萍、红蓼
- B. 芦荻、荷花
- C. 柳树、桃花
答案:A
-
诗人对远方友人有什么样的感情?
- A. 愤怒
- B. 思念
- C. 忘记
答案:B
-
“此夜知君何处泊”中的“泊”指的是什么?
- A. 停留
- B. 旅行
- C. 归家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思念之情,使用了细腻的自然意象来烘托情感。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内心情感,风格相似,主题相近。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左锡璇诗词集》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金缕曲》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