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卿直阁郑公挽歌词》
时间: 2025-01-04 07:30: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代魁梧老,终身寂寞滨。
鬓霜三馆直,碑泪五州春。
寿相空壬甲,行年竟巳辰。
坟丘才马鬣,何处著经纶。
忆昨登门日,驩传考室诗。
谓公安且吉,何意哭於斯!
遗老典刑尽,此邦名教悲。
谁能传耆旧,他日慰吴儿。
白话文翻译:
在当今这个时代,德才兼备的老者却孤独无依,终身寂寞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鬓发已霜白,仿佛是三馆直的标志;而泪水犹如碑文般流淌,诉说着五州的春秋。寿数虽已至甲子,行年却匆匆如已到辰时。坟墓如同马鬣,何处能够施展才华?回想当年我登门拜访,欢声笑语间传来考室的诗篇。彼时安然无恙,何意如今却为之悲泣?遗老的典章制度已然消亡,这个国家的名教也让人感到悲哀。谁能传承这些老旧的知识,未来又有谁来安慰吴地的儿女?
注释:
- 魁梧老:指德才兼备的年长者。
- 鬓霜:鬓发已白,表明年纪已大。
- 三馆直:三馆直为古代书院的称谓,象征学术地位。
- 碑泪:指泪水如碑文般流淌,表现悲伤。
- 遗老:指年长的知识分子或旧时的士大夫。
- 名教:指社会的道德教育。
- 吴儿:指吴地的年轻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君璧,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融合历史与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挽歌词是范成大在悼念郑公时所作,郑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诗中表达了对其一生的敬仰与对社会风气的忧虑。诗作成于宋代,正值士人阶层面临变革与挑战之际,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少卿直阁郑公挽歌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悲凉与个人的孤独。诗中开篇便以“今代魁梧老”引入,表现出对老者的敬重与哀伤。其后,诗人通过对老者白发与泪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仿佛在说即使身居学术高地,终究难免孤独与悲伤。接着,诗中对“寿相空壬甲,行年竟巳辰”的叹息,折射出时间无情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范成大不仅在缅怀郑公的卓越才华,同时也在反思社会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诗的尾声“谁能传耆旧,他日慰吴儿”一语,既是对未来的忧虑,也是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呼唤,展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对后辈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代魁梧老:指出在当今社会中,仍有德才兼备的老者,暗示其地位与成就。
- 终身寂寞滨:尽管成就显著,但老者一生却孤独无依。
- 鬓霜三馆直:年老的象征,且在学术上仍有地位。
- 碑泪五州春:泪水如同碑文,流淌着对故人的怀念。
- 寿相空壬甲:老者的寿命虽已到甲子,但仍感到空虚。
- 行年竟巳辰:时间过得极快,人生如白驹过隙。
- 坟丘才马鬣:隐喻老者的才华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 忆昨登门日:回忆当年拜访老者的情景,充满温馨。
- 谓公安且吉:曾经的美好时光,现已成为追忆。
- 何意哭於斯:感慨如今的悲伤与无奈。
- 遗老典刑尽:对于传统文化的消亡表示惋惜。
- 此邦名教悲:对国家道德教育的衰退感到悲痛。
- 谁能传耆旧: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无奈与焦虑。
- 他日慰吴儿:寄希望于未来的年轻人能够继承和发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碑泪”比喻泪水流淌的情景,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坟丘才马鬣”与“寿相空壬甲”,形成对比,突显主题。
- 排比:多次使用“何”的句式,增强了悲伤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郑公一生的悼念,表达了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敬仰与对传统文化衰退的忧虑。诗中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文化传承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鬓霜:象征年老,时间的流逝。
- 碑泪:承载着历史与记忆,表达对已故者的思念。
- 坟丘: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与未被传承的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少卿直阁郑公挽歌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范成大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鬓霜”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年老
- C. 美丽
-
诗中“谁能传耆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希望
- B. 无奈
- C. 喜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与范成大:李白的豪放与范成大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常以豪情壮志激昂,后者则注重细腻情感的抒发。
- 杜甫与范成大:杜甫在诗中常体现对国家的忧虑,而范成大则更关注个人的情感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汇编了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范成大研究》:专门研究范成大生平与作品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