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乔光禄斋头》

时间: 2025-01-04 07:09:30

烛气烘人煖,帘丝透月来。

近花安饮几,分筱出重台。

细曲龙香拨,清酣鹄卵杯。

彻明尚不去,安肯见灯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气烘人煖,帘丝透月来。近花安饮几,分筱出重台。细曲龙香拨,清酣鹄卵杯。彻明尚不去,安肯见灯回。

白话文翻译

烛光温暖了空气,帘子透出月光。靠近花丛安坐饮酒,竹枝从重叠的台子上伸出。轻轻拨动龙香,清酒盛在鹄卵形的杯中。直到天明还不离去,怎会愿意看到灯火熄灭。

注释

  • 烛气烘人煖:烛光散发热气,使人感到温暖。
  • 帘丝透月来:帘子细密的缝隙透进月光。
  • 近花安饮几:靠近花丛安坐饮酒。
  • 分筱出重台:竹枝从重叠的台子上伸出。
  • 细曲龙香拨:轻轻拨动龙香(一种香料)。
  • 清酣鹄卵杯:清酒盛在形状像鹄卵的杯中。
  • 彻明尚不去:直到天明还不离去。
  • 安肯见灯回:怎会愿意看到灯火熄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他是明代文学流派“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文学应反映现实,反对模拟古人。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袁宏道在乔光禄的斋头集会时所作,描绘了夜晚集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温馨而雅致的夜晚集会场景。首两句“烛气烘人煖,帘丝透月来”以烛光和月光为媒介,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中间两句“近花安饮几,分筱出重台”则进一步以花丛和竹枝为背景,增添了自然的生机和雅趣。后两句“细曲龙香拨,清酣鹄卵杯”通过细节描写,如龙香的拨动和鹄卵杯的使用,展现了集会的高雅和精致。最后两句“彻明尚不去,安肯见灯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好时光的留恋,不愿离去,不愿看到灯火熄灭,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烛气烘人煖:烛光散发热气,营造出温暖的环境。
  2. 帘丝透月来:帘子透出月光,增添了夜晚的宁静和美感。
  3. 近花安饮几:靠近花丛安坐饮酒,展现了集会的自然和雅致。
  4. 分筱出重台:竹枝从重叠的台子上伸出,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5. 细曲龙香拨:轻轻拨动龙香,展现了集会的高雅和精致。
  6. 清酣鹄卵杯:清酒盛在鹄卵形的杯中,增添了集会的雅趣。
  7. 彻明尚不去:直到天明还不离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8. 安肯见灯回:怎会愿意看到灯火熄灭,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烛气烘人煖”中的“烘”字,赋予烛光以人的动作,使其更加生动。
  • 比喻:如“清酣鹄卵杯”中的“鹄卵杯”,比喻酒杯的形状,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诗人展现了夜晚集会的温馨和高雅,表达了对这一时刻的留恋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气:烛光散发热气,营造温暖的环境。
  • 帘丝:帘子透出月光,增添夜晚的宁静和美感。
  • :靠近花丛安坐饮酒,增添自然的生机和雅趣。
  • :竹枝从重叠的台子上伸出,增添自然的生机。
  • 龙香:轻轻拨动龙香,展现集会的高雅和精致。
  • 鹄卵杯:清酒盛在鹄卵形的杯中,增添集会的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烛气烘人煖”中的“烘”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清酣鹄卵杯”中的“鹄卵杯”是什么意思? A. 酒杯的形状像鹄卵 B. 鹄卵形的酒 C. 鹄卵形的香料 D. 鹄卵形的器皿

  3. 诗中“彻明尚不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C. 对夜晚的恐惧 D. 对灯火的喜爱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袁宏道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诗人的怀古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袁宏道的《集乔光禄斋头》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通过夜晚的描写表达情感,但袁诗更注重集会的高雅和精致,而杜诗则更注重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收录了袁宏道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明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袁宏道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