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集吴嗣仙斋头 袁宏道 〔明代〕
寒月冲帘薄,空阶似水凉。 橘皮消酒气,栗尾乱书床。 校拇人高下,踏歌调短长。 自知非饮客,亦不喜欢场。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帘子,空旷的台阶仿佛水一般凉。 橘子皮消散了酒气,栗色的尾巴扰乱了书桌。 校对拇指高低,踏歌的调子长短不一。 自己知道不是饮酒的客人,也不喜欢热闹的场合。
注释:
- 寒月:寒冷的月光。
- 冲帘薄:月光透过薄薄的帘子。
- 空阶:空旷的台阶。
- 似水凉:形容台阶非常凉爽,如同水一般。
- 橘皮消酒气:橘子皮有助于消除酒气。
- 栗尾:栗色的尾巴,这里可能指某种文具或装饰。
- 乱书床:扰乱了书桌。
- 校拇人高下:校对时拇指的高低,指校对工作。
- 踏歌调短长:踏歌的调子长短不一。
- 自知非饮客:自己知道不是饮酒的客人。
- 亦不喜欢场:也不喜欢热闹的场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80-1626),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这首诗是他在吴嗣仙的斋头小聚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热闹场合的疏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具体时间不详。诗人在吴嗣仙的斋头小聚,感受到了寒月、空阶的清凉,以及橘皮消酒气、栗尾乱书床的细节,表达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喜爱和对热闹场合的疏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静的夜晚场景。寒月、空阶、橘皮、栗尾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热闹场合的疏离感。诗中的“自知非饮客,亦不喜欢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倾向,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鲜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月冲帘薄,空阶似水凉。
- 寒月透过薄薄的帘子,空旷的台阶仿佛水一般凉爽。这里通过“寒月”和“空阶”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橘皮消酒气,栗尾乱书床。
- 橘子皮消散了酒气,栗色的尾巴扰乱了书桌。这里的“橘皮”和“栗尾”是细节描写,增加了诗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 校拇人高下,踏歌调短长。
- 校对时拇指的高低,踏歌的调子长短不一。这里的“校拇”和“踏歌”是对诗人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 自知非饮客,亦不喜欢场。
- 自己知道不是饮酒的客人,也不喜欢热闹的场合。这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倾向,是对前文意象的总结和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空阶似水凉”中,将空阶比作水,形象地表达了台阶的凉爽。
- 拟人:“栗尾乱书床”中,栗色的尾巴被赋予了扰乱书桌的动作,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寒月冲帘薄,空阶似水凉”中,“寒月”与“空阶”,“冲帘薄”与“似水凉”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热闹场合的疏离感。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诗人描绘了一个清静的夜晚场景,表达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喜爱和对热闹场合的疏离感。
意象分析:
- 寒月:寒冷的月光,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空阶:空旷的台阶,形象地表达了凉爽。
- 橘皮:消散酒气,增加了诗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 栗尾:扰乱书桌,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寒月冲帘薄”中的“寒月”指的是什么? A. 寒冷的月亮 B. 温暖的月亮 C. 明亮的月亮 D. 暗淡的月亮 答案:A
-
诗中的“橘皮消酒气”中的“橘皮”有什么作用? A. 增加香气 B. 消散酒气 C. 增加甜味 D. 增加苦味 答案:B
-
诗中的“自知非饮客,亦不喜欢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欢热闹 B. 喜欢清静 C. 喜欢饮酒 D. 喜欢读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袁宏道的《秋夜》: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袁宏道的《小集吴嗣仙斋头》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通过月夜的描写,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前者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后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选》:收录了袁宏道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
- 《明代诗歌研究》:对明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袁宏道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