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剑芬为顾季高乞题勺湖课子图》
时间: 2025-01-04 07:38: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云飞断淮城路,峥嵘草堂心眼。
簠簋林泉,弦歌风月,清纯湖壖亭馆。
趋庭杖撰。记危坐论经,渚莲香满。
阿母相依,佛灯长对读书幔。
红桑尘劫换久,故山谁问讯,猿鹤哀怨。
赁庑光阴,浮槎身世,消得霜毛催短。
清芬未远。有文采能承,旧家遗献。
尺幅缥缃,耐人珍重看。
白话文翻译
孤云孤零地飞过淮城的道路,心中怀着峥嵘的理想。
在林泉之间,欢歌笑语,清新的湖畔和亭馆。
我拿着拐杖走向庭院,回忆起曾经坐在危坐上谈论经典的情景,荷花的香气弥漫在水边。
母亲与我相依偎,佛灯下我们长久地对着读书的帷幕。
红桑的尘世变迁已久,故乡的消息无人问津,猿鸟与白鹤哀怨哀鸣。
我租住在这庙宇,岁月如浮槎般漂浮,霜毛催促着短暂的生命。
清香的气息并没有远去。那些有文采的人能够继承这份旧家的遗产。
这幅字画珍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注释
- 孤云:孤独的云,象征漂泊和孤独的心情。
- 淮城:地名,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代表着诗人的故乡或情感寄托。
- 草堂:草屋,隐居之所,代表诗人的理想之地。
- 簠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这里象征着自然的馈赠。
- 渚莲:水边的荷花,象征着清新与美丽。
- 阿母:母亲,表达亲情的温暖与依靠。
- 佛灯:佛前的灯,寓意着安宁与智慧。
- 红桑尘劫:指代世俗的变迁与尘世的烦恼。
- 浮槎:漂浮的木筏,象征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生活的一个特定时期,可能是对故乡的思念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写作的环境可能是在他隐居的草堂之中,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亲情以及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的“孤云飞断淮城路”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孤独而又缥缈的境界,表现出内心的漂泊与思索。接下来的“峥嵘草堂心眼”则反映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草堂成为心灵的寄托。
诗中描写的“簠簋林泉,弦歌风月”,不仅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随着诗意的展开,母爱的温暖、学问的追求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红桑尘劫换久,故山谁问讯”一句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整体而言,诗歌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云飞断淮城路:孤云飘飞,象征孤独,淮城的路途断裂,表现了与故乡的隔绝。
- 峥嵘草堂心眼:心中对理想草堂的渴望与追求,展现出内心的志向。
- 簠簋林泉,弦歌风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生活的美好。
- 趋庭杖撰:向庭院走去,拐杖象征着年老与智慧。
- 记危坐论经,渚莲香满:回忆坐在危坐上讨论经典的时光,莲花的香气弥漫。
- 阿母相依,佛灯长对读书幔:母亲的陪伴与佛灯的守护,象征着安宁与智慧的传承。
- 红桑尘劫换久:尘世的变迁,表达生活的无常。
- 故山谁问讯,猿鹤哀怨:对故乡的思念,猿鹤的哀鸣增添情感的厚度。
- 赁庑光阴:岁月如庙宇般静默,浮槎象征着生命的漂泊。
- 清芬未远:清香依旧,寄托着对理想的坚持。
- 有文采能承:希望能够承接旧家的文化遗产。
- 尺幅缥缃,耐人珍重看:这幅书画值得细细品味,隐含着对文化的敬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孤云比喻孤独的心境,浮槎比喻人生的漂泊。
- 拟人:猿鹤的哀怨使自然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红桑尘劫换久,故山谁问讯”,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云:象征孤独与漂泊。
- 草堂:理想与归属的象征。
- 莲花:纯洁与美好的寓意。
- 佛灯:知识与智慧的象征。
- 红桑:尘世的变迁,生活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孤云飞断淮城路”中“孤云”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忧伤
答案: B
-
“阿母相依”中“阿母”指代谁?
- A. 妈妈
- B. 朋友
- C. 老师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佛灯”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知识
- C. 美丽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袁荣法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袁荣法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古代诗词鉴赏》
- 《袁荣法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