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其二 送幼光还白门同仲驭二调》
时间: 2025-01-04 09:02: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飞乌鹊,绕疏林三匝,无枝可寄。聊借远游抒肮脏,莫似相如憔悴。山峙金蕉。江来楚蜀,帆系斜阳里。中流击辑,气吞湖海万里。双眼一望苍茫,寒涛如箭,个个牙樯起。旧日精灵都已尽,何况堂前燕子。晋宋衣冠,陈隋宫寝,社鼓神鸦耳。佛狸祠下,怒潮空打遗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到南飞的乌鹊在稀疏的树林上盘旋了三圈,却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枝头。我暂且借着远游来抒发心中的烦闷,岂能比得上相如那样的憔悴。山峦高耸如金蕉,江水自楚地流向蜀地,帆船系在斜阳下。顺流而行,气吞万里湖海。双眼远望苍茫大地,寒涛如箭,船只的桅杆都在高高耸立。往日的精灵已经不再,何况堂前的燕子呢?晋宋的衣冠,陈隋的宫殿,社鼓声中神鸟的鸣叫。佛狸祠下,怒潮空打遗垒,仿佛诉说着往昔的沧桑。
注释:
- 乌鹊:指乌鸦,象征孤独和失落。
- 相如:指的是西汉的辞赋家司马相如,以其才情和悲情著名。
- 金蕉:指的是金色的蕉树,比喻高耸的山峦。
- 气吞湖海:形容气势雄伟,气吞万里。
- 牙樯:指船的桅杆,象征着航行的力量和方向。
- 佛狸祠:指历史上有名的佛教寺庙,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尔堪,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受五言律诗和词的影响,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作者借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忧愁与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情感困境。
诗歌鉴赏:
《齐天乐 其二》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历史感的诗,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无奈的感慨。开头的“南飞乌鹊”引入了孤独的主题,乌鹊的飞翔象征着游子的漂泊,诗人借此抒发心中苦闷。接着提到的“相如憔悴”则进一步引出对古代才子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比和惆怅。
诗中“山峙金蕉”、“江来楚蜀”等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但与此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苍凉,尤其是“寒涛如箭”的描写,给人以紧迫的感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对往昔的追忆愈发浓烈,提到的“晋宋衣冠”和“陈隋宫寝”则进一步唤起了对历史的感慨,历史的辉煌已成为过去,现今的变迁让人心生惆怅。
整首诗在情感的渲染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事的感伤,充满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飞乌鹊:乌鹊象征孤独,南飞暗示远行者的漂泊与旅途的无奈。
- 绕疏林三匝,无枝可寄:描写乌鹊在树林中徘徊,却无处可栖,反映了游子的孤独。
- 聊借远游抒肮脏,莫似相如憔悴:借远游抒发内心的烦恼,但又不及古人相如那样的悲伤。
- 山峙金蕉:比喻山的巍峨高耸,展现自然的壮丽。
- 江来楚蜀,帆系斜阳里:描绘江水的流动与帆船的静谧,体现出时间的流逝。
- 中流击辑,气吞湖海万里: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象征着壮志未酬。
- 双眼一望苍茫:表现出对远方的眺望与思考。
- 寒涛如箭:形容波涛汹涌,紧迫感与不安。
- 旧日精灵都已尽,何况堂前燕子: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失落。
- 晋宋衣冠,陈隋宫寝:历史的辉煌与沧桑,感叹时光流逝。
- 佛狸祠下,怒潮空打遗垒:历史的遗迹与自然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峙金蕉”,将山比作蕉,形象生动。
- 拟人:如“寒涛如箭”,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个人遭遇与历史沧桑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深沉的乡愁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鹊:象征孤独与漂泊。
- 金蕉:象征自然的壮丽。
- 寒涛:象征时间的急促与无情。
- 燕子:象征往日的美好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乌鹊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孤独
C. 友谊
D. 成功 -
“山峙金蕉”中“金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高耸的山峦
C. 河流
D. 船只 -
诗中提到的“相如”是谁? A. 一位将军
B. 一位诗人
C. 一位商人
D. 一位皇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其风格更为豪放,而曹尔堪的这首诗则更加细腻与沉郁,体现了不同的抒情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曹尔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