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雪
疑是梨花发,满园惊乍看。
不能为腊瑞,空自作春寒。
远遁营巢鹊,深埋吐叶兰。
从教艳阳晒,流去作波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雪仿佛是梨花盛开,满园的景象让人惊讶不已。
这雪并不是腊月的祥瑞,反而让人感到春寒乍现。
远处的喜鹊已经飞走,深埋在地下的兰花也开始吐出嫩叶。
即使艳阳高照,这雪也依然会随着春水流去,荡起波澜。
注释:
字词注释:
- 疑是:疑似,像是。
- 发:开放,盛开。
- 瑞:祥瑞,吉兆。
- 腊瑞:腊月的吉兆,指冬季的祥和。
- 营巢鹊:喜鹊筑巢,象征春天的来临。
- 吐叶兰:兰花开始长出新芽。
- 艳阳:明亮的太阳。
- 波澜:水波,泛起的涟漪。
典故解析:
- 梨花:常用来形容春季的美丽景象,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腊瑞:腊月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份,通常与丰收与团圆的象征有关,诗中用以对比春雪的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卷,字士恭,号羊舌,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春雪》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春季,正当天气变化无常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里的雪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寒冷的感慨。
诗歌鉴赏:
《春雪》描绘了春天降雪的奇特景象,诗人以“疑是梨花发”开篇,生动地将雪与梨花的美丽相对比,令人感到惊讶。这种比喻不仅体现了春雪的美丽,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不能为腊瑞,空自作春寒”则引入了对春雪的思考,虽然雪的出现与腊月的吉兆无关,却给人带来了春寒的感觉,形成了温度与季节的对比。
在“远遁营巢鹊,深埋吐叶兰”中,诗人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喜鹊飞离,兰花吐出新芽,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最后一句“从教艳阳晒,流去作波澜”则将春雪的转瞬即逝与春天的温暖阳光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寒冷的惋惜,折射出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疑是梨花发:春雪洁白如梨花盛开,令人误以为是春天的花朵。
- 满园惊乍看:整个园子里白雪皑皑,给人一种惊讶的美感。
- 不能为腊瑞:这场雪并不是腊月的吉兆,暗示春天的寒冷。
- 空自作春寒:白雪带来的只是春天的寒冷。
- 远遁营巢鹊:喜鹊离开了巢穴,暗示春天的来临。
- 深埋吐叶兰:兰花在地下等待,准备生长。
- 从教艳阳晒:即使阳光灿烂。
- 流去作波澜:雪融化后,春水泛起涟漪。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雪比作梨花,突显雪的美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对称。
- 拟人:春雪被赋予了生命,像是春天的一部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雪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到来与寒冷的交织,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
- 腊瑞:代表冬季的温暖与吉祥。
- 喜鹊:春天的象征,寓意着生机。
- 兰花:象征着高洁与雅致。
文化内涵: 诗中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寒冷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翁卷
D) 白居易 -
“疑是梨花发”中的“梨花”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D) 夏天 -
诗中提到的“腊瑞”指的是? A) 春天的吉兆
B) 冬天的吉兆
C) 秋天的景象
D) 夏天的丰收
答案:
- C) 翁卷
- B) 春天
- B) 冬天的吉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描写春天的美好意境。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同样体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事的变迁。
诗词对比:
- 《春雪》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y 岑参:两首诗都描绘了雪的景象,但《春雪》更多地关注春天的转变与寒冷,而《白雪歌》则更多地表现了雪的壮丽与孤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古诗词鉴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美学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