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桥客窗枕上》

时间: 2024-09-19 22:10:14

桐叶飘零月似冰,并河灯火夜寒生。

阑干倦倚投床去,卧听趋朝过马声。

意思解释

洪桥客窗枕上

原文展示:

桐叶飘零月似冰,并河灯火夜寒生。 阑干倦倚投床去,卧听趋朝过马声。


白话文翻译:

桐树的叶子飘落,月光像冰一样冷清,河边的灯火在寒夜中闪烁。倚着栏杆感到疲倦,慢慢走向床去,躺下时听见清晨马蹄声渐渐走过。


注释:

  • 桐叶:指的是桐树的叶子,象征秋天的凋零。
  • 飘零:形容叶子随风飘落,给人一种孤独感。
  • 月似冰:形容月光的清冷和明亮,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并河:在河边,意象中有水的流动和灯火的闪烁。
  • 倦倚:疲倦,依靠的状态。
  • 趋朝:指的是清晨时分,马蹄声是人们出行的象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作品多反映山水田园和个人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一个秋冬交替的夜晚,作者在客窗前,感受到孤独与时光流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首句“桐叶飘零月似冰”以桐叶的凋零和月光的清冷为引,立刻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诗人用“飘零”和“冰”两个意象,形象地传达了秋冬之际的寒冷与萧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凉意。

接下来的“并河灯火夜寒生”,则描绘了夜晚河边灯火的温暖与寒夜的对比,透出一种矛盾的美感。这不仅展现了外部环境的描绘,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阑干倦倚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疲惫与无奈,诗人选择躺下,似乎在逃避现实的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

最后一句“卧听趋朝过马声”则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马蹄声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代的变迁,诗人躺在床上,听着这些声音,心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伤。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悟和对生活的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桐叶飘零月似冰: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孤独感。
    • 并河灯火夜寒生:灯火与寒夜形成鲜明对比,展现生活的温暖与冷清。
    • 阑干倦倚投床去:表现诗人疲惫的状态,寻求休息与宁静。
    • 卧听趋朝过马声:马蹄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表达对生活的沉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冰,形象化地传达了寒冷的感觉。
    • 对仗:整体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桐叶:象征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短暂。
  • 月光:代表孤独与清冷,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 灯火:象征希望与温暖,尽管处于寒冷的夜晚。
  • 马声: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代的变迁,隐喻生活的忙碌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桐叶飘零”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春天的生机
    • B. 秋天的凋零
    • C. 夏天的繁茂
    • D. 冬天的寒冷
  2. 诗中“卧听趋朝过马声”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轻松愉快
    • B. 对生活的思考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对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涉及到月光与思乡的情感,但陈郁的诗更加注重孤独感的渲染,而杜甫则是对家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