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别业为陈侣梅方伯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4 09:59:21

遥忆罗山下,躬耕旧业存。

香粳连万井,疏竹隐孤村。

土鼓喧秋社,春花绽野园。

谁知寰宇内,别自有桃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遥忆罗山下,躬耕旧业存。
香粳连万井,疏竹隐孤村。
土鼓喧秋社,春花绽野园。
谁知寰宇内,别自有桃源。

白话文翻译:

遥远地怀念罗山脚下的生活,我依然在耕耘着自己的旧业。香米田连绵不绝,竹林稀疏地隐匿在孤独的村庄。农田里的土鼓声喧闹着秋天的社祭,春天的花朵在田野中绽放。谁能知道在这广袤的世界里,我的别墅自有一番桃花源的景象。

注释:

  • 遥忆:遥远地回忆。
  • 躬耕:亲自耕作,指的是自己务农。
  • 香粳:一种优质的稻米。
  • 疏竹:稀疏的竹林。
  • 土鼓:一种传统的打鼓方式,通常用于庆祝或祭祀活动。
  • 秋社:秋季的社日活动,通常是祭祀丰收的节日。
  • 寰宇:整个世界。
  • 桃源:源自《桃花源记》,指理想的隐逸生活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学醇,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纷扰的逃避心理。诗中描绘的景象,既有农耕的忙碌,又有自然的宁静,展现了理想生活的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罗山下田园生活的深切怀念,营造出一种恬静、和谐的自然氛围。诗的开头“遥忆罗山下”,直接引入了回忆的主题,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接下来的“躬耕旧业存”,则展现了作者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显示出一种在自然中自我实现的理想。

诗中“香粳连万井,疏竹隐孤村”,描绘了稻田与竹林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静谧的乡村意境。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丰饶的土地,也象征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疏离和向往。在“土鼓喧秋社,春花绽野园”中,作者通过节日的喧闹和春花的绚烂,表现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好。

最后一句“谁知寰宇内,别自有桃源”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即使身处繁华的世界,心中仍然向往那片宁静的桃花源。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描绘,传达出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哲学,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纷扰的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遥忆罗山下:回忆起罗山脚下的宁静生活。
  • 躬耕旧业存:亲自耕作,保持着昔日的生活方式。
  • 香粳连万井:优质稻田延展至无数的水井,象征丰收。
  • 疏竹隐孤村:稀疏的竹林掩映着孤独的村庄,渲染了静谧的氛围。
  • 土鼓喧秋社:鼓声响彻,庆祝秋季的社祭,表现了乡村的生机。
  • 春花绽野园:春天的花朵在田野中盛开,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谁知寰宇内:谁能体会在广袤世界中的孤独与理想。
  • 别自有桃源:隐喻自己心中有一个理想的桃花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香粳连万井,疏竹隐孤村”,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将理想生活比作“桃源”,传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意象:通过“土鼓”“春花”等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逃避,揭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作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展现了对自然与自我价值的重视。

意象分析:

  • 罗山:象征着宁静与田园生活的理想。
  • 香粳:代表着丰收和滋养生命的希望。
  • 土鼓:寓意着乡村的传统文化与节庆的热闹。
  • 桃源:象征理想中的美好生活,表达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躬耕”是什么意思? A. 休息
    B. 自己耕作
    C. 旅行

  2. “香粳连万井”中的“香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稻米
    C. 一种果实

  3.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隐逸生活
    C. 繁华的城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 《闲情赋》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理想的田园生活,但郑学醇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自然的和谐,而陶渊明则更多地探讨了理想社会的构想与人类的归属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郑学醇研究》
  • 《田园诗的美学分析》
  • 《桃花源记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