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邻翁寿为姚侍御父作》

时间: 2025-01-05 10:31:48

山幽幽中老更佳,泉㶁㶁处时一行。

东坡先生旧邻并,罗浮仙人亲弟兄。

谁归北斗有绣豸,自吸南海如长鲸。

经过况是尧甲子,一岁一度歌升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幽幽中老更佳,泉㶁㶁处时一行。
东坡先生旧邻并,罗浮仙人亲弟兄。
谁归北斗有绣豸,自吸南海如长鲸。
经过况是尧甲子,一岁一度歌升平。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山中,老者的生活更显得美好,
泉水潺潺,偶尔传来一行行的歌声。
东坡先生是我昔日的邻居,
罗浮的仙人则是我的亲兄弟。
谁能归去北斗星边,去捕捉那绣花的虫子,
而自我却如同长鲸一般,吸引着南海的波涛。
经历了尧帝的甲子年,一年又一年,
我们在这里歌唱着太平盛世。

注释:

  • 幽幽:形容山中的幽静、深远。
  • 㶁㶁: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
  • 东坡先生:指苏东坡,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罗浮仙人:指的是道教中著名的仙人,象征逍遥自在的生活。
  • 绣豸:指的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寓意追求美好事物。
  • 尧甲子: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尧为古代圣君,甲子为一个完整的年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玘,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能是为姚侍御的父亲祝寿而作,表达了对长寿与和谐生活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开篇的“山幽幽中老更佳”,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中环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暗示老年生活的美好。接着“泉㶁㶁处时一行”,泉水的声音与生活的节奏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东坡先生旧邻”和“罗浮仙人亲弟兄”,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界和历史人物的联结,显示出一种渊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些历史典故,作者把个人情感提升到了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后半部分的“自吸南海如长鲸”生动形象,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壮大气魄与无尽追求,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最后一句“一岁一度歌升平”,则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祝愿,表明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生活的感慨,是一首颇具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幽幽中老更佳:山中环境幽静,老年人在这里生活更显得美好。
  2. 泉㶁㶁处时一行:泉水流动的声音间或传来,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3. 东坡先生旧邻并:提到苏东坡,表达了对这位古人及其生活的怀念。
  4. 罗浮仙人亲弟兄:提及罗浮的仙人与自己有亲密关系,强调道教文化的影响。
  5. 谁归北斗有绣豸:询问谁能回到北斗星去捕捉美丽的虫子。
  6. 自吸南海如长鲸:自比长鲸,象征力量和追求。
  7. 经过况是尧甲子:经历了尧帝的甲子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
  8. 一岁一度歌升平:每年都在歌唱和平的美好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自吸南海如长鲸”用鲸鱼比喻自己,富有想象力。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如“东坡先生旧邻并,罗浮仙人亲弟兄”。
  • 拟人:泉水的声音被赋予生命,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长寿、友谊、自然与生活的美好展开,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祝福,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宁静、自然的环境。
  • 泉水: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清新。
  • 东坡:代表文化与历史的深厚底蕴。
  • 罗浮仙人:象征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
  • :象征力量与广阔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坡先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苏东坡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尧甲子”是指什么?

    • A. 一种节气
    • B.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 C. 一种音乐形式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祝福?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友谊与长寿的祝福
    • C.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1. B. 苏东坡
  2. B.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3. B. 对友谊与长寿的祝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人生哲理,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 《山居秋暝》:描写自然景色,与《坡邻翁寿》相似,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