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晓发》

时间: 2025-01-04 08:06:06

江湖风雨暗斜晖,历乱云山入望微。

司马闻移京口旆,将军未解洞庭围。

角声悲壮迎金鼓,水色光寒上铁衣。

不尽客怀帆影外,又看秋雁向南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湖风雨暗斜晖,
历乱云山入望微。
司马闻移京口旆,
将军未解洞庭围。
角声悲壮迎金鼓,
水色光寒上铁衣。
不尽客怀帆影外,
又看秋雁向南飞。

白话文翻译:

在江湖上,风雨交加,夕阳的光辉变得暗淡,
混乱的云朵和山峦在远处显得模糊。
听说司马迁已经把京口的旗帜移走,
而将军却还没有解开洞庭湖的围困。
角声悲壮地迎接着金鼓的声响,
水面上寒光闪烁,映照着铁甲战衣。
无尽的思乡之情在帆影之外,
又看到秋雁南飞的身影。

注释:

  • 江湖:指江河湖泊,此处指自然环境。
  • 斜晖:夕阳的余晖,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 历乱:形容混乱的样子。
  • 京口:古代地名,指长江下游的一个重要水陆交通枢纽。
  • :旗帜,指部队或官员的标志。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著名的湖泊。
  • 角声:军号声,通常用于战斗的号令。
  • 铁衣:指战士的铠甲。
  • 帆影:船帆的影子,象征游子思乡。

典故解析:

  •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因其著作《史记》而闻名,诗中提到的“司马”可能意指对历史的感慨。
  • 将军未解洞庭围:可能暗指战争的困境,象征着对家国的牵挂与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起龙,明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以豪放、悲壮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乱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江湖的自然景色,表达对国家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吴江晓发》是一首描绘江湖风雨、思乡情怀的诗作。开篇以“江湖风雨暗斜晖”描绘出一幅阴沉的自然景象,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忧郁与不安。随后的“历乱云山入望微”,通过对云山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混乱与模糊,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司马闻移京口旆,将军未解洞庭围”,此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引入了对国家局势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将军未能解围的惋惜。“角声悲壮迎金鼓”,生动地展现了战斗的场景,角声与金鼓相映成趣,既有刚毅又有悲凉。

最后两句“不尽客怀帆影外,又看秋雁向南飞”,将诗人内心的游子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帆影和秋雁分别象征着游子与思乡之情,表达了一种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展现了一个诗人对故国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自然环境,暗示诗人心情。
    • 第二联引入历史背景,表达对国事的忧虑。
    • 第三联用战斗的声音表现出一种悲壮气氛。
    • 第四联则通过游子的视角,抒发思乡情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湖风雨”和“历乱云山”,形成对称。
    • 比喻:将帆影和秋雁比作游子,生动形象。
    • 拟人:角声和水色的描写,使景象更具动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透过自然景象折射出内心的波动。

意象分析:

  • 江湖:象征着游子的漂泊与不安。
  • 风雨:代表着动荡的时代与内心的忧虑。
  • 秋雁:象征着归属与思乡之情。
  • 铁衣:象征着战斗与牺牲,反映了国家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口”是指哪个地名?

    • A. 长江下游
    • B. 黄河上游
    • C. 淮河中游
  2. “角声悲壮迎金鼓”中的“角声”指什么?

    • A. 战斗号角
    • B. 号角乐器
    • C. 风声
  3. 诗中“又看秋雁向南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战争的期待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将《吴江晓发》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国家和故乡的思念,但杜甫更偏向于对家国的直接忧虑,而樊起龙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更为细腻的情感。两者在情感深度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