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7:46:50

喷庭榴火散炎晖,清昼槐风入篆微。

蝉度绿窗人正困,蝶游朱幌梦初飞。

烦襟自爱乘流涤,懒性从交与世违。

琴咏不堪留客久,独饶新雨笋偏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喷庭榴火散炎晖,清昼槐风入篆微。
蝉度绿窗人正困,蝶游朱幌梦初飞。
烦襟自爱乘流涤,懒性从交与世违。
琴咏不堪留客久,独饶新雨笋偏肥。

白话文翻译

在庭院中,火红的石榴花散发着炎热的光辉,清爽的午后微风从槐树间拂过,带来淡淡的香气。蝉鸣穿过绿窗,正当人们困倦之时,蝴蝶在朱红的帐幔下翩翩起舞,仿佛刚刚从梦中飞出。烦恼的心情自我陶醉于溪流之中,懒散的性情与世俗的纷扰渐行渐远。琴声悠扬,不忍心留客太久,唯有新雨滋润下的春笋显得格外丰腴可口。

注释

  • 喷庭榴火:喷涌的庭院,榴火指的是如火般鲜艳的石榴花。
  • 入篆微:清风轻拂,带着微弱的香气。
  • 蝉度绿窗:蝉声经过绿色的窗户,传入室内。
  • 朱幌:红色的帐幔。
  • 烦襟:烦恼的心情。
  • 自爱乘流涤:自我陶醉,顺着水流洗净烦恼。
  • 懒性:懒散的性情。
  • 琴咏:琴声吟唱。

典故解析

本诗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蝉”与“蝶”的意象在古诗中常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与美好的瞬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勋(1573-1620),字叔华,号澹庵,明代诗人,仕途不顺,常隐居山水之间,重视自然与人文的融和。他的诗风细腻、清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秋兴其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日美景的感受,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榴火般的石榴花和清晨的槐风,描绘出一种明亮而温暖的图景,给人以生机与活力。接着,蝉鸣与蝶舞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梦幻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把握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深刻地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不满,选择“自爱”与“流涤”,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通过琴声的描绘,表现对客人长留的不忍,最终以“独饶新雨笋偏肥”结束,象征着在自然的滋润下,生活依然充满希望和生机。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是对秋天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喷庭榴火散炎晖:描绘庭院中火红的石榴花,象征生机与热情。
  2. 清昼槐风入篆微:清新的午风轻拂,带着淡淡的香气,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3. 蝉度绿窗人正困:蝉鸣声传入窗内,正当人们感到困倦,表现出夏日的慵懒。
  4. 蝶游朱幌梦初飞:蝶舞于红色帐幔之下,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象征自由与美好。
  5. 烦襟自爱乘流涤:对烦恼的自我陶醉,表达心灵的洗涤与宁静。
  6. 懒性从交与世违:懒散的态度选择远离世俗,体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7. 琴咏不堪留客久:琴声悠扬,不忍让客人久留,表现对时间流逝的珍惜。
  8. 独饶新雨笋偏肥:新雨滋润下的春笋更为丰腴,暗示在自然中生活的丰盈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榴花比作火焰,传达出热烈的秋日气息。
  • 拟人:蝉鸣与蝶舞赋予了自然生命,增加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烦襟自爱”与“懒性从交”,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杂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榴火:象征热情与生命力。
  • 槐风:象征清新与宁静。
  • 蝉、蝶:象征自由、美好与时光的流逝。
  • 琴声: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
  • 春笋:象征新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喷庭榴火”描绘的是何种景象?
    A. 火红的石榴花
    B. 灿烂的阳光
    C. 秋风萧瑟

  2. “烦襟自爱乘流涤”意指什么?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烦恼的洗涤与超然
    C. 享受热闹的生活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宁静与超然
    C. 喜悦与热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孙勋在表现自然美时,李白的诗多以豪放大气著称,而孙勋则更细腻,体现出对生活中细节的敏感与热爱。
  • 杜甫的《春望》与孙勋的《秋兴其二》,两者都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但杜甫更加关注社会动荡中的人间疾苦,而孙勋则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