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顾景行忍草庵看菊》
时间: 2025-01-04 09:32: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边萧寺倚高城,
老树穿云带晚晴。
红叶楼台深暝色,
黄花篱落晚秋声。
客窗解带逢今雨,
僧舍分茶理旧盟。
况是霜寒禅榻畔,
有人挥麈说无生。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萧条寺庙依偎着高城,
老树穿透云层映衬着晚晴。
红叶映照着楼台,深邃的夜色中透出一丝幽暗,
黄花篱笆传来晚秋的低语声。
在客人的窗前,解开了衣带,正逢今天的细雨,
在僧舍里,分茶叙旧,理清往日的盟约。
况且在霜寒的禅榻旁,
还有人挥动着拂尘,谈论着无生之理。
注释:
- 萧寺:指的是幽静的寺庙,常用来表达一种清幽的环境。
- 穿云:形容树木高大,直入云霄。
- 深暝色:形容夜色深邃,增加了诗中的神秘感。
- 篱落:指篱笆,表示一种乡村的宁静。
- 解带:指的是放松或脱去衣物,暗示对环境的放松和享受。
- 挥麈:形容以拂尘的动作,通常表示一种清净和超脱的状态。
- 无生:指无生法,佛教中的一种哲理,强调超越生死轮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坡,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禅意与自然的融合,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或许是在寺庙中,感受到自然与禅意的交融,因此写下此诗,表达对秋天的感怀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寺庙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开篇以“水边萧寺倚高城”引入,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高远,给人一种幽幽深远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描绘了晚秋的红叶、黄花和细雨,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细雨中解带,似乎是在享受当下的宁静,而在僧舍分茶,则是对往事的追忆与珍视。最后两句提到“霜寒禅榻”,在寒冷的环境中,仍有人探讨无生的哲理,表明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对生命的深邃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思想,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边萧寺倚高城: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寺庙,依靠在高城之旁,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老树穿云带晚晴:老树高大,穿透云层,映衬出傍晚的晴空,表现出一种苍劲的生命力。
- 红叶楼台深暝色:红叶与楼台在夜色中相映,显示出一种深邃的美感。
- 黄花篱落晚秋声:黄花在篱落中低语,传递出晚秋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客窗解带逢今雨:在客人的窗前,解开衣带,正好遇上细雨,流露出一种舒适与放松。
- 僧舍分茶理旧盟:在僧舍中分享茶水,回忆往日的友情与约定,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况是霜寒禅榻畔:即使在霜寒的禅榻旁,依然有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有人挥麈说无生:有高人以拂尘的姿态探讨无生之理,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叶楼台”“黄花篱落”,形成了和谐的对称。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意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意象传达出深邃的哲理,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季的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传达出一种超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水边:象征着宁静与清澈,表现出一种心灵的净化。
- 老树:象征着稳重与历经风霜的生命。
- 红叶与黄花:代表着秋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霜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无生:佛教哲学的体现,暗示超越生死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老树”象征什么? a) 年轻的生命
b) 稳重与历经风霜的生命
c) 生命的短暂 -
“客窗解带逢今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舒适与放松
c) 紧张 -
“有人挥麈说无生”中的“无生”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佛教中的一种哲理
c) 自然的循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华坡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禅宗思想与诗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