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癸丑生日,时再得明道祠)》
时间: 2025-01-08 22:42: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癸丑生日,时再得明道祠)
作者:刘克庄
依然这后村翁,阿谁改换新曹号。
虚名砂砾,旁观冷笑,何曾明道。
吟歇后诗,说无生话,热瞒村獠。
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
不茹园公芝草。不曾餐安期瓜枣。
要知甲子,陈抟差大,邵雍差小。
肯学痴人,据鞍求用,染髭藏老。
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阅三松倒。
白话文翻译
依旧是后村的老翁,谁又改了新名号呢?
虚名不过是砂砾,旁人冷眼嘲笑,何曾真正明道呢?
吟诗之后,谈论些无生的事情,热闹遮掩了村里的恶事。
被孩子们询问,老师您为什么这样,您身体还健康多少岁?
不吃园里的灵芝草,不曾尝过安期生的瓜枣。
要知道甲子轮回,陈抟的年岁大,邵雍的年岁小。
愿意向痴人学习,骑马求取用处,白头藏老。
等眉毛遮住脸,看千桃凋谢,经历三松倒下。
注释
- 曹号:指个人所用的号或别名。
- 虚名砂砾:比喻名声微不足道,如同砂砾。
- 明道:指的是对道理的真正理解。
- 安期:指安期生,是传说中的人,能够种瓜得瓜。
- 陈抟、邵雍:两位历史人物,前者以长寿著称,后者以智慧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庄,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咏唱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的生日,借助对村中老翁的描写,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生命的哲学,以及对虚名与真正智慧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龙吟》通过描绘一位后村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诗中反复提到“虚名”,暗示了人们对于名声的追求往往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冰冷的嘲讽。诗人通过与孩子的对话,揭示了社会对年龄和健康的关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无常与对长寿的渴望。诗中提及的“陈抟”和“邵雍”,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强调了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名声,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实践。整首诗情感深厚,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情的洞察,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依然这后村翁:指代老者,强调岁月的流逝与恒久。
- 阿谁改换新曹号:问谁改了名字,暗指世事变化无常。
- 虚名砂砾:比喻名声微不足道。
- 旁观冷笑,何曾明道:旁观者嘲笑,真正的道理何在?
- 吟歇后诗:吟诗之后,转而谈论无生之事。
- 热瞒村獠:热闹掩盖了村庄的恶行。
- 被儿童盘问:孩子们的询问,反映出对老者的关心。
- 身顽健年多少:询问老者的健康与年龄。
- 不茹园公芝草:不吃灵芝草,象征对长寿的追求。
- 不曾餐安期瓜枣:未尝过安期生的瓜枣,暗示对长生之道的无缘。
- 要知甲子:提到时间的流逝。
- 陈抟差大,邵雍差小:历史人物的比较,反映对智慧的追求。
- 肯学痴人:愿意向愚人学习。
- 据鞍求用,染髭藏老:老者的追求与隐忍。
- 待眉毛覆面:岁月的流逝,面容的改变。
- 看千桃谢,阅三松倒:经历世事的变迁,见证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虚名砂砾”,形象生动地表达名声的微不足道。
- 拟人:通过儿童的提问,使得生命与智慧的探讨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有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声、智慧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强调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修养,而非外在的名声,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追求和对世态的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后村翁:象征着老年与智慧。
- 虚名:代表世俗的名声。
- 灵芝草、瓜枣:代表长生的象征。
- 陈抟、邵雍: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智慧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虚名”指的是什么?
A. 实际的名声
B. 微不足道的名声
C. 真实的道理
D. 人际关系 -
“不茹园公芝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长寿的追求
B. 对名声的渴望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 -
诗中提到的“孩子们的询问”反映了什么?
A. 社会的冷漠
B. 对老者的关心
C. 对名声的追求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生命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对人生享乐的态度,虽主题不同,但同样有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克庄与他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