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

时间: 2025-01-17 10:47:58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

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
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

白话文翻译:

在客居他乡,何以迁移住处,江边的景色正显得寂寥。
你愿意来探访我这个老人,今朝的愁苦使我心情沉重。
我忧虑着营地的草房,带着钱过那条野桥。
在他乡惟有表弟相伴,远道而来的你可不要辜负这份情谊。

注释:

  • 迁次:指迁移住处。
  • 寂寥:形容环境的冷清和孤独。
  • 肯来:愿意来。
  • 愁破:愁苦得心都要碎了。
  • 营茅栋:指营地的茅草房。
  • 携钱:带着钱财。
  • 表弟:表亲,这里指的是亲戚。
  • 莫辞遥:不要因为路途遥远而推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甫流亡生涯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岁月,诗人身处困境,心中充满忧虑,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生计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亲友的思念。首句以“客里何迁次”引入,表现了诗人身处他乡的无奈与孤寂。在“江边正寂寥”中,江边的景象与他的心情相映成趣,静谧的环境映衬出内心的愁苦。“肯来寻一老”则表露出他对亲友来访的渴望,衬托出他在孤寂中的无助之感。中间的“忧我营茅栋”反映出他对生计的担忧,生存的艰辛与对生活的焦虑交织在一起。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表弟的思念与期待,尽管身处他乡,依然希望能得到亲人的关照。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亲情,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里何迁次:在他乡怎能安身立命,显露出对流浪生活的不安。
  • 江边正寂寥:环境的冷清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心境。
  • 肯来寻一老:表明诗人期盼有人探访他,表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 愁破是今朝:表达了当前心情的沉重,愁苦达到极点。
  • 忧我营茅栋:对生存环境的忧虑,显示生计的艰难。
  • 携钱过野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窘迫与艰辛。
  • 他乡唯表弟:强调在他乡,亲戚是唯一的依靠。
  • 还往莫辞遥:期待表弟能克服距离的障碍来访,展现了对亲情的眷恋。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孤独的环境与亲情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借助对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内心情感,使得情景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与忧虑,体现了在动荡岁月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暖与支持。

意象分析:

  • 江边:象征着孤独与寂静,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
  • 茅栋:代表着生活的艰难与简陋,体现出社会动荡带来的困苦。
  • 野桥:象征着生活的阻碍与艰难的历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热闹繁华
    b) 寂静冷清
    c) 丰富多彩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亲属关系是?
    a) 兄弟
    b) 表弟
    c) 父亲
    答案:b

  3. 诗人对亲友来访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不在乎
    b) 渴望
    c) 疏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
  • 李白的《庐山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都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苦难,而《王十五》则更注重个人的孤独与对亲友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编》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