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
时间: 2025-01-04 09:43: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
清池上几案,碎月落杯盘。
老去怀三友,平生困一箪。
坚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
好去髯卿舍,凭将道眼看。
东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生活的感慨。山里的石斛被雕刻成方形,江边的珍珠在浅滩上被捡起。清池边摆着几张桌子,碎月的光辉洒落在杯盘之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怀念三位好友,而自己却总是困于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坚韧的姿态让我自我警醒,优雅的外表也足以让我享用。真希望能去你那儿,凭借着你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东坡最后的供奉,霜雪映照着人间的寒冷。
注释
- 怪石石斛:怪石指的是形状奇特的石头,石斛是一种兰科植物,常生长在岩石上。此处借指自然的奇特之美。
- 江珍:江边的珍品,可能指江水中的宝物,如珍珠等。
- 清池上几案:指清澈的池塘旁边摆放的几张桌子。
- 碎月:指月光的碎片,形容月光洒在杯盘上的美丽情景。
- 三友:通常指的是朋友,诗人对三位好友的眷念。
- 坚姿聊自儆:意为坚韧的姿态可以自我警醒。
- 秀色亦堪餐:形容优雅的风景也令人陶醉。
- 道眼:指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
- 东坡:指苏轼自己,东坡是他的号。
- 霜雪照人寒:形容冬天的寒冷,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包含豪放、婉约等,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晚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思索。苏轼在经历了政治波折后,常常以诗词寄情,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苏轼的《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展现了自然界中奇特的景象,石斛的坚韧和珍珠的闪耀,象征着友谊的珍贵与持久。接下来的“清池上几案,碎月落杯盘。”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月光洒落在杯盘间,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老去怀三友,平生困一箪。”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三位好友的怀念,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困顿的无奈。之后的“坚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则是自我勉励,坚韧的姿态让他保持警醒,而优雅的风景也让他心存感激。结尾“东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的感受,霜雪的寒冷映照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骨裁方斛:山中的石头被雕刻成方形的石斛,暗示自然之美与人造之美的结合。
- 江珍拾浅滩:江水中的珍宝被捡起,象征着珍贵的友谊。
- 清池上几案:清池边的几张桌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碎月落杯盘:月光洒在杯盘上,美丽而宁静。
- 老去怀三友: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怀念三位好友,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 平生困一箪:生活的困顿,体现出诗人的无奈。
- 坚姿聊自儆:坚韧的姿态提醒自己,要始终保持警醒。
- 秀色亦堪餐:优雅的景色也是一种享受。
- 好去髯卿舍:渴望前往友人的住所,表达对友谊的向往。
- 凭将道眼看:希望从朋友的视角看世界。
- 东坡最后供:提到自己,表达内心的孤独。
- 霜雪照人寒:寒冷的霜雪,暗示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山骨裁方斛”比喻坚韧的品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碎月落杯盘”。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怪石:象征自然的奇特与坚韧。
- 石斛:象征坚韧与美丽。
- 江珍:象征珍贵的友谊。
- 清池:象征宁静与优雅的生活。
- 碎月:象征美好与短暂的时光。
- 霜雪:象征孤独与寒冷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珍”指的是什么?
- A. 书籍
- B. 江水中的珍宝
- C. 古代的货币
- D. 鱼类
-
“老去怀三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朋友的怀念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事业的追求
-
诗中“霜雪照人寒”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外界的寒冷
- B. 内心的孤独
- C. 生活的丰盈
-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另一首名作,表现了对月亮的思考与人生哲理。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与李白的《静夜思》均反映了对友情与孤独的思考,但苏轼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哲理的深刻,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