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慈竹阴初合,新梢翠欲流。晚摇千尺影,冷撼一堂秋。笋迸苔痕拆,叶蒙山色幽。凤凰栖息稳,端为此君留。
白话文翻译:
慈竹的阴影刚刚合拢,新长的枝梢翠绿得仿佛要流淌下来。傍晚时分,竹影摇曳,长达千尺,带来一阵秋日的凉意。竹笋冲破苔藓,痕迹清晰可见,竹叶覆盖下,山色显得更加幽静。凤凰栖息得稳稳当当,正是因为这慈竹的存在。
注释:
- 慈竹:一种竹子,因其形态优美,常被用来比喻贤人或美好的事物。
- 阴初合:指竹子的阴影刚刚形成并合拢。
- 新梢:新长出的竹枝。
- 翠欲流:形容新竹的颜色翠绿欲滴,仿佛要流淌下来。
- 晚摇千尺影:形容傍晚时分竹影摇曳,影子长达千尺。
- 冷撼一堂秋:形容竹影带来的凉意,仿佛整个空间都充满了秋意。
- 笋迸苔痕拆:竹笋冲破苔藓,痕迹清晰可见。
- 叶蒙山色幽:竹叶覆盖下,山色显得更加幽静。
- 凤凰栖息稳:凤凰象征吉祥,这里比喻贤人或美好的事物在此安稳栖息。
- 端为此君留:正是因为这慈竹的存在,凤凰才会留在这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深远的意境。这首诗通过对慈竹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幽静的品质,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赏慈竹时所作,通过对慈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慈竹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慈竹的高洁和幽静。首句“慈竹阴初合”描绘了竹影刚刚形成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次句“新梢翠欲流”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形容新竹的翠绿欲滴,仿佛要流淌下来,形象生动。后两句“晚摇千尺影,冷撼一堂秋”则通过竹影的摇曳和带来的凉意,营造出一种秋日的氛围。最后两句“凤凰栖息稳,端为此君留”则通过凤凰的象征,表达了慈竹的高洁品质和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慈竹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慈竹阴初合”:描绘了慈竹的阴影刚刚形成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
- “新梢翠欲流”:通过生动的比喻,形容新竹的翠绿欲滴,仿佛要流淌下来,形象生动。
- “晚摇千尺影”:描绘了傍晚时分竹影摇曳,影子长达千尺的景象,给人以壮观的感受。
- “冷撼一堂秋”:通过竹影带来的凉意,营造出一种秋日的氛围,给人以凉爽之感。
- “笋迸苔痕拆”:描绘了竹笋冲破苔藓,痕迹清晰可见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
- “叶蒙山色幽”:通过竹叶覆盖下,山色显得更加幽静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凤凰栖息稳”:通过凤凰的象征,表达了慈竹的高洁品质,给人以吉祥之感。
- “端为此君留”:表达了正是因为这慈竹的存在,凤凰才会留在这里,传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梢翠欲流”中的“翠欲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新竹的翠绿。
- 拟人:如“晚摇千尺影”中的“摇”,赋予了竹影以动态,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如“晚摇千尺影,冷撼一堂秋”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慈竹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和幽静的品质,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整首诗以慈竹为主题,通过对慈竹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慈竹:象征高洁、幽静的品质。
- 新梢:象征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状态。
- 千尺影:象征壮观、宏大的景象。
- 秋:象征凉爽、宁静的氛围。
- 凤凰:象征吉祥、美好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黄公度 B. 李白 C. 杜甫 D. 苏轼
-
“新梢翠欲流”中的“翠欲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
“晚摇千尺影,冷撼一堂秋”中的“晚摇”和“冷撼”分别描绘了什么? A. 竹影的摇曳和秋日的凉意 B. 竹影的静止和秋日的温暖 C. 竹影的摇曳和秋日的温暖 D. 竹影的静止和秋日的凉意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通过对竹林的描绘,展现了幽静的意境。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慈竹》与王维的《竹里馆》:两首诗都以竹为主题,但黄公度的诗更注重对竹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竹林幽静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