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行上费检正》
时间: 2024-09-19 22:08: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州十刹如西州,
东州幽爽西喧湫。
登临在在有佳处,
我来无事得纵游。
望川致爽两奇特,
云烟流通东与北。
一为清淑一旷远,
清者发兴远快目。
城西三刹跨一牛,
五百云堂老比丘。
捐金乐施到樵牧,
不知愿力何年修。
邓家名笔难再得,
苦爱雍熙之两壁。
贵人摸搨不曾休,
真是化身千百亿。
府公玉皇香案吏,
帆薄三山风辄止。
来苏疲瘵十万家,
卷缩灵河一杯里。
野人冠服裹狙猿,
曳裾更欲之何门。
惭无仁老惊人句,
空负陈蕃解榻恩。
白话文翻译
东州的十座寺庙就如同西州的,
东州的幽静清爽胜过西州的喧闹。
我在这里游览,随处都有美景,
无事可做,尽情游玩真是惬意。
远眺河流,带来两种奇妙的感觉,
云烟在东和北之间流动。
一处清新洁净,一处广阔遥远,
清新的景致带给人心旷神怡的快感。
城西的三座寺庙矗立在一头牛的背上,
五百座云堂里住着老僧。
捐赠金钱乐于助人,直到樵夫和牧人,
不知他们的愿望要修建多少年。
邓家的名笔再也难以得到了,
我苦苦爱惜雍熙时期的两面壁画。
贵人们的接触并没有停止,
仿佛真是化身成千上万的存在。
府公和玉皇的香案在官吏面前,
轻舟在三山的风中停滞。
前来苏州的人疲惫不堪,
在灵河里卷缩成一杯水。
野人身着冠服,像猴子一样,
拖着衣裳更想去哪个门。
我惭愧如仁老那样惊艳的诗句,
白白辜负了陈蕃对我的恩情。
注释
- 十刹:十座寺庙。
- 幽爽:清幽而爽朗。
- 喧湫:喧闹的溪水。
- 佳处:美好的地方。
- 云堂:指寺庙中的讲经堂。
- 邓家名笔:指邓家出名的书法或文学作品。
- 雍熙:指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
- 府公:指官府或官员。
典故解析
- 陈蕃:东汉名士,以德行著称,诗中提到他可能是表达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 雍熙: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象征着文化繁荣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流谦游历东州时,表达了他对东州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歌鉴赏
《东州行上费检正》是一首描写东州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多次提到“幽爽”、“佳处”等词汇,展现了东州的自然美。诗人通过游览,体味到生活的闲适与宁静,内心的愉悦由此而生。诗中“捐金乐施到樵牧”的意象,透露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
李流谦在描写自然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如“云烟流通东与北”,展现出自然的流动感与空间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往文化的怀念,尤其是对“邓家名笔”的追忆,显示了作者对文化认同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人文的反思,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与宽广的胸襟。李流谦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州十刹如西州:东州有十座寺庙,与西州相似,暗示东州的文化底蕴。
- 东州幽爽西喧湫:东州的环境清幽而凉爽,胜过西州的喧闹。
- 登临在在有佳处:无论在哪里,都有美好的景致可供游览。
- 我来无事得纵游:我来到这里,闲来无事,尽情游玩。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十刹”“云烟”等意象形象描绘场景。
- 对仗:如“清者发兴远快目”对“旷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流谦对东州自然风光的热爱、对人文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社会关怀的情感,展现了他潇洒的生活态度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十刹:象征宗教文化的深厚。
- 云烟:代表自然的变化与流动。
- 清淑:象征清新纯洁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州”的特点是什么?
- A. 喧闹
- B. 幽静
- C. 兴旺
- D. 荒凉
-
诗人对“邓家名笔”的感受是什么?
- A. 热爱
- B. 失望
- C. 忽视
- D. 辱骂
-
诗中提到的“云烟”象征着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人生的无常
- C. 自然的变化
- D. 文化的传承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诗。
- 李白《庐山谣》:展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流谦与王维的山水诗都强调自然的美,但李流谦更加关注人文关怀,而王维则更多地反映出道家思想的隐逸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李流谦诗选》
- 《古诗词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