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寿梅津)》
时间: 2025-01-06 06:30: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宫春(寿梅津)
作者:吴文英
名压年芳,倚竹根新影,独照清漪。
千年禹梁藓碧,重发南枝。
冰凝素质,遣凡桃羞濯尘姿。
寒正峭,东风似海,香浮夜雪春霏。
练鹊锦袍仙使,有青娥传梦,月转参移。
逋山傍莺系马,玉翦新辞。
宫妆镜里,笑人间花信都迟。
春未了,红盐荐鼎,江南烟雨黄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与细腻的情感。前两句意在表达春天的气息,名花的芳香掩盖了年少的气息,竹根下的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水波上。接着提到了千年的历史,青苔在南枝上重新生长。冰雪凝结的质感让普通的桃花显得羞怯,寒冷的气息正当时,东风如海般涌来,香气在夜雪中飘荡。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仙女的飘逸,月亮在天空中移动,景色如画。最后几句则表现了春天的迟到,人生的种种期待与现实的错位,江南的烟雨中一切似乎都在等待着春的真正来临。
注释
- 名压年芳:名花的芳香掩盖了年轻的气息。
- 倚竹根新影:竹子根部的新影子。
- 千年禹梁藓碧:描述千年古桥上的青苔,表现岁月。
- 冰凝素质:冰雪凝结的质感。
- 寒正峭:寒冷的天气正严酷。
- 东风似海:东风如海一般浩荡。
- 香浮夜雪春霏:香气在夜雪中飘浮,春天的细雨如霏霏细雨。
- 练鹊锦袍仙使:描绘仙女的华丽衣袍。
- 青娥传梦:青娥指的是月中仙女,传递梦境。
- 逋山傍莺系马:在山边,黄莺栖息,马被系住。
- 宫妆镜里:宫女在镜子前打扮。
- 春未了:春天尚未结束。
- 红盐荐鼎:用红盐做的祭鼎。
- 江南烟雨黄时:江南的烟雨季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汝懿,号文英,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柔美的风格著称。他的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汉宫春》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中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开头几句以“名压年芳”引出春天的芬芳,表现出春花的娇艳和生机。接着提到“千年禹梁藓碧”,将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轻盈相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中“冰凝素质,遣凡桃羞濯尘姿”一句,通过冰雪与桃花的对比,表现出春天带来的清新与羞涩。
随着诗情的推进,作者引入了仙女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梦幻的氛围,营造出春天的神秘与魅力。后半部分则通过“宫妆镜里,笑人间花信都迟”,表现出对人间尘世的感慨。春天未了,生活依旧在等待,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自然景色,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名压年芳:春花盛开,芬芳扑鼻,掩盖了年轻的气息。
- 倚竹根新影:竹子下的影子,象征着春天的新生。
- 千年禹梁藓碧:历史悠久的桥上,青苔依旧生机盎然。
- 冰凝素质:冰雪的凝结,表现出寒冷的质感。
- 遣凡桃羞濯尘姿:普通桃花因春寒而显得羞涩,形象生动。
- 寒正峭,东风似海:寒冷的气候与东风的到来,形成强烈对比。
- 香浮夜雪春霏:春天的香气在夜雪中弥漫,意境深远。
- 练鹊锦袍仙使:仙女的衣袍如同锦绣,华丽而飘逸。
- 有青娥传梦,月转参移:月中青娥仙女传递梦境,月亮的变化象征时光流逝。
- 逋山傍莺系马:黄莺在山边栖息,马被系住,展现自然的宁静。
- 玉翦新辞:新词如玉般优美,令人向往。
- 宫妆镜里,笑人间花信都迟:宫女在镜中打扮,反映出对外界花信迟来的无奈。
- 春未了,红盐荐鼎:春天未结束,人们依旧在期待,美好的生活尚未到来。
- 江南烟雨黄时:江南的烟雨,寓意着春天的时节与人生的流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芳香与青春的气息相对比,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桃花被赋予羞涩的情感,使得自然景物更具人性化。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花: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竹影: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青苔: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生命的延续。
- 冰雪:体现出春天的迟来与寒冷的残留。
- 仙女:代表着梦幻与美好的追求。
- 江南烟雨:象征着温柔与细腻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倚竹根新影”指的是哪种景象?
- A. 春花盛开
- B. 竹子下的影子
- C. 江南烟雨
-
填空题:在诗中,作者通过“__”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红盐荐鼎”是用来祭祀的。 (对/错)
答案
- B
- 春花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吴文英的《汉宫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描写春天时的细腻与柔美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更多地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