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朝
作者: 杨巨源 〔唐代〕
钟声清禁才应彻,漏报仙闱俨已开。
双阙薄烟笼菡萏,九成初日照蓬莱。
朝时但向丹墀拜,仗下方从碧殿回。
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钟声在禁宫中响彻,漏壶已经报时,仙门也已打开。
双阙之上,薄烟缭绕着荷花,初升的阳光照耀着蓬莱仙境。
早朝时,只需在丹墀上叩拜,仗下的侍卫们则从碧殿返回。
在这逍遥的圣道上,还有什么事需要忧虑,愿意将巴曲唱赞健康的歌谣。
注释:
字词注释:
- 钟声:指清晨的钟声,这里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禁:指皇宫,表示诗人在宫廷中。
- 漏报:漏壶报时,古代用来计时的器具。
- 仙闱:指天上的宫殿,象征着神仙的住处。
- 双阙:指宫殿的两座高阙。
- 菡萏:指荷花,常用以象征美丽。
- 九成:指天上的星辰,也可以指尊贵的地位。
- 丹墀:指红色的台阶,象征朝廷。
- 仗下:指侍卫,守护在皇帝身边的人。
- 碧殿:指青色的殿堂,象征皇宫。
- 圣道:指皇帝的治理之道。
- 巴曲:指巴地的歌曲,象征着美好的愿望。
典故解析:
- 蓬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理想的境界。
- 巴曲:古代巴地的民间音乐,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巨源,字子云,唐代诗人,仕途不顺,后隐居山林,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皇权鼎盛,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朝仪,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权的思考。
诗歌鉴赏:
《早朝》以清晨的宫廷场景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权力的淡然态度。诗中开篇的“钟声清禁才应彻”瞬间带读者进入了一个庄重的场景,清晨的钟声不仅是时间的开始,也是权力运转的象征。接下来的“漏报仙闱俨已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圣感,仿佛在说,正当一切开始时,诗人也在思考着更高的理想。
“双阙薄烟笼菡萏,九成初日照蓬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神话意象,使诗的境界自然升华,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诗人在朝拜时,虽然身处权力中心,心中却更向往那无忧无虑的圣道,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与意象的运用,成功塑造了一个既庄重又带有超然的氛围,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权力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钟声清禁才应彻:描绘早晨在宫廷中清脆的钟声,象征着一天的开始。
- 漏报仙闱俨已开: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朝廷的开放,带有神秘的仙境色彩。
- 双阙薄烟笼菡萏:描绘了宫殿上空的薄雾与荷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 九成初日照蓬莱:初升的太阳照耀着理想中的仙境,加深了诗意。
- 朝时但向丹墀拜:在早朝时只需在红色的台阶上叩拜,显示出权力的庄重。
- 仗下方从碧殿回:侍卫们在皇帝身边守卫,象征着权力的保护。
- 圣道逍遥更何事:在无忧无虑的治理之下,诗人思考着生活的意义。
- 愿将巴曲赞康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晨的景象与神仙的境界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钟声清禁”和“漏报仙闱”,使诗句更加工整,增强韵律感。
- 意象:运用“菡萏”、“蓬莱”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宫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传递出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声:时间的象征,代表新的一天。
- 菡萏:美丽的象征,象征着纯洁与理想。
- 蓬莱:理想中的美好境界,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 丹墀:权力的象征,体现出朝廷的严肃与庄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钟声清禁才应彻”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 A. 清晨的钟声
- B. 夜晚的钟声
- C. 田野的声音
-
“九成初日照蓬莱”中的“蓬莱”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境界
- C. 乡村
-
诗中提到的“巴曲”代表了什么?
- A. 哀伤的歌
- B. 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 C. 战争的歌谣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朝中措》 - 李清照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早朝》 vs. 《静夜思》: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权力与理想的交织,而后者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早朝》的诗意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