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时间: 2025-01-06 22:42: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枝香
作者: 施翠岩 〔宋代〕
西凤满目。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
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
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
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
记旧日离亭细嘱。早归趁香边,频泛酝酝。
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
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
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西风吹拂,院落显得宁静而清冷,心中的愁绪如同那闪烁的银烛。多少虫鸣的声音在翠绿的草丛中消散,像波浪一样起伏。月亮的半影透过树梢,似乎知道我在幽静中独自感伤。河边鸿雁的叫声渐渐消失,树影在夜晚显得更加悠长,芬芳的梦境难以延续。回想起旧日离别时的叮嘱,我想早早回到香气四溢的地方,频频品味那种美好。如今面对这景色,黛色的月影让我双眉紧蹙。那玉鞭似乎只与遥远的秋光相伴,空中满是对往日金色稻谷的怜惜。露水打湿了衣襟,冷风萧瑟,更添了几分修竹的寂寥。
注释:
- 西凤: 指西风,象征秋天的来临。
- 银烛: 象征着夜晚的孤独和愁绪。
- 虫书: 指虫鸣声,常用来表达秋天的气氛。
- 姮娥: 代表月亮,传说中的嫦娥。
- 浦鸿: 指河边的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芳梦: 甜美而美好的梦境。
- 黛娥: 指秋天的月色,给人愁苦的感觉。
- 玉鞭: 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可能暗指美丽的风景或人的身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翠岩是宋代的一位词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桂枝香》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反映了一个文人幽幽的情怀。
诗歌鉴赏:
《桂枝香》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细腻描写和深刻情感。开篇的“西凤满目”,即以季节的变迁开启了全诗的主题,西风带来的清冷让人感受到愁绪的笼罩。接着“愁近银烛”,展现了内心的孤独感,银烛的微光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幽暗。接下来对虫鸣的描绘,不仅是自然的写实,更是情感的延续,虫声的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姮娥半露扶疏影”,将月亮与树影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月的依恋与思念。词中多次提到的离别与归来的主题,表达了时间流逝所带来的愁绪与无奈。结尾处的“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露水与竹影的结合,既是自然的景象,也是人心的写照,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凤满目: 描述秋天的来临,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 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 院落渐渐安静,愁绪随之而来,银烛的光辉在此显得格外孤独。
- 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 虫鸣声如文字般消散,随波逐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姮娥半露扶疏影: 月亮的光影透过树影,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浦鸿声断,枝乌漏永: 鸿雁的叫声渐渐消失,树影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悠长,象征着离别的痛苦。
- 芳梦难续: 美好的梦境难以延续,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
- 记旧日离亭细嘱: 追忆旧日的离别,细腻的叮嘱让人感到无奈。
- 早归趁香边,频泛酝酝: 渴望早点回到美好的地方,频频回味美好的时光。
- 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 如今面对这美好的景色,却感到忧愁。
- 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 只与秋光相伴,感慨金色的稻谷已成过去。
- 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 露水打湿衣襟,冷风萧瑟,竹影更添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 “虫书堕翠”将虫鸣与文字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 “姮娥似知幽独”赋予月亮以人性,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词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词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凤: 秋风,象征变迁。
- 银烛: 孤独的夜晚,心中的愁绪。
- 姮娥: 月亮,象征思念。
- 浦鸿: 离别,思乡之情。
- 露零: 凉意,孤寂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凤”象征什么? A. 冬天
B. 秋天
C. 夏天
D. 春天 -
“姮娥”指的是谁?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风 -
诗中反复提到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愤怒
C. 忧愁
D. 恐惧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周邦彦的《兰陵王》
诗词对比:
施翠岩的《桂枝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施翠岩的词更注重景物的描写与内心的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宋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