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情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青楼晓日珠帘映,
红粉春妆宝镜催。
已厌交欢怜枕席,
相将游戏绕池台。
坐时衣带萦纤草,
行即裙裾扫落梅。
更道明朝不当作,
相期共斗管弦来。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珠帘映照在青楼上,
红妆的女子在镜子前急于打扮。
她已厌倦了交欢的缠绵,想要与友人一起嬉戏,
于是我们便相约在池台边游玩。
坐着的时候,衣带被细草缠绕,
走动时,裙裾轻扫落梅的花瓣。
更有朋友说明天不必再约会,
我们一起期待着来日的音乐盛会。
注释:
- 青楼:指妓院或歌舞伎楼,唐代常用以指代风月场所。
- 珠帘:珠帘是用珠子串成的帘子,常用作装饰,象征华丽。
- 红粉:指女子的妆容,红粉意指美丽的女子。
- 春妆:春天的妆容,形容女子在春季打扮得特别美丽。
- 交欢:指男女间的亲密行为。
- 嬉戏:玩耍,游戏。
- 池台:池边的台子,通常是游玩聚会的地方。
- 裙裾:裙子的下摆。
- 扫落梅:指裙子轻轻扫过落梅花瓣,表现春意盎然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溪,襟怀壮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
《春情》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常在春季聚会游玩,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
诗歌鉴赏:
《春情》是一首描写春日欢愉的诗,诗人在和友人嬉戏游玩的过程中,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的愉悦心情。开篇通过青楼、珠帘、红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而美丽的春日氛围,展示出春天的温暖与活力。诗中对女子妆容的描绘,不仅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
接着,诗人通过“已厌交欢怜枕席”的句子透露出对短暂欢愉的厌倦,转而追求更为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对深层次情感的渴求与对美好友情的珍视。后面的描写中,细草、落梅等意象不仅增强了春天的氛围,也象征着轻松与幽雅的生活态度。
结尾处提到“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欢聚时光的期待,突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这首诗在轻松愉快中又带有一丝淡淡的惆怅,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楼晓日珠帘映:描绘春晨的青楼,阳光透过珠帘,营造出一种美丽的春日氛围。
- 红粉春妆宝镜催:女子在镜前急于打扮,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已厌交欢怜枕席:表达了对短暂欢愉的厌倦,转向追求更深层次的情感。
- 相将游戏绕池台:与友人相约游玩,展现出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 坐时衣带萦纤草:细草缠绕着衣带,隐含春天的气息。
- 行即裙裾扫落梅:走动时裙边扫过梅花,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
- 更道明朝不当作:提到明天不必再约,表现出对生活的放松态度。
- 相期共斗管弦来:期待着未来的音乐聚会,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珠帘映”、“红粉春妆”等比喻,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意象:诗中细腻的意象如“青楼”、“珠帘”、“落梅”等,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生活中轻松愉悦的态度,反映了人们在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楼:象征了繁华与美好,同时也隐含对风月场所的复杂情感。
- 珠帘:体现了华丽与细腻,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红粉:象征着青春与美丽,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 池台:象征着游玩与欢聚,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落梅: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暗示着流逝的光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青楼”,它主要指什么? A. 山水
B. 风月场所
C. 学校 -
诗人对“交欢”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忽视 -
诗中的“裙裾扫落梅”表现了什么?
A. 走动时的优雅
B. 梅花的香气
C. 春天的寒冷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孟浩然的《春情》都描绘了春天,但前者更侧重于社会动荡中的思虑与抒怀,而后者则更强调生活的欢愉与友谊的珍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