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岘山饯
孟浩然 〔唐代〕
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
青阳一觏止,云路豁然开。
祖道衣冠列,分亭驿骑催。
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的贫富差距,使我们相隔遥远,而今天你却乘着华丽的车子前来。
在青阳的阳光照耀下,我们的相见正好停留,仿佛通向云端的道路也豁然畅通。
祖辈的教诲和衣冠齐整,分亭的驿站催促着马匹前行。
我们原本期待在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相聚,还要等到二星的出现才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贵贱:指的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 轩车:华丽的车子,象征着高贵的出行。
- 青阳:指的是阳光明媚的天气。
- 觏止:相见,停留。
- 云路:比喻通向远方的路。
- 祖道:先辈的教诲和传承。
- 衣冠:指的是穿着和仪表。
- 分亭:指的是驿站的分开,象征行程的开始。
- 九日聚:指的是重阳节。
- 二星:指的是二星,即二十八宿中的星宿,象征着时间的等待。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象征着辟邪和长寿。
- 青阳:在中国文化中,青阳常常用来代表良好的天气和美好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湘川,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齐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岘山饯》写于孟浩然与友人分别之际,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诗中通过对社会地位的反思,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岘山饯》是一首抒情诗,细腻地描绘了友情与重聚的主题。诗开头以“贵贱平生隔”引入,直白地指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接着,作者描绘了友人来访的场景,搭配“轩车”的华美,给人以视觉冲击,同时也反映出彼此间的身份差异。
“青阳一觏止”一句,恰如其分地点明了重逢的美好时刻,阳光洒在二人的身上,仿佛为这一见面增添了非凡的色彩。而“云路豁然开”则象征着前方的畅通无阻,寓意着他们的友谊如同云路一般,开阔而无阻。
最后两句“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则流露出对再次相聚的期待,通过重阳节的意象,表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和对人情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既有离别的惆怅,也有重聚的欢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贵贱平生隔:强调了社会地位的不同,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轩车是日来:描写友人乘车而来,突显其地位的显赫。
- 青阳一觏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友人相见,温暖而美好。
- 云路豁然开:象征着通往未来的畅通无阻,表达了对友谊的期待。
- 祖道衣冠列:提及祖辈的教诲,强调传统与礼仪。
- 分亭驿骑催:描述旅途的紧迫感,暗示即将分离。
- 方期九日聚:提到重阳节,表达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 还待二星回:借用天象来表达时间的等待和希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对比社会地位及出行方式。
- 比喻:云路象征着通往未来的希望与畅通。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加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情为主线,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隔阂与期待。通过对自然、社会地位与时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渴望重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贵贱:象征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的距离。
- 轩车:代表富贵、荣耀。
- 青阳:寓意美好时光与温暖。
- 云路:象征未来的希望与畅通。
- 重阳: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岘山饯》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维
- C) 孟浩然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轩车”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自由
- D) 旅行
-
“方期九日聚”中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清明节
答案:
- C) 孟浩然
- B) 富贵
- B) 重阳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岘山饯》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王维的诗通过描写送别时的情景,展现了离别的伤感;而孟浩然的诗则更加强调了重聚的期待与社会身份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浩然诗词研究》
以上为《岘山饯》的相关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