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鱼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
白玉土中埋,红兰霜后落。
不乘台上凤,空舞桥边鹤。
韩重未归来,泉宫秋寂寞。
白话文翻译:
渔灯照耀着明亮的魂魄,夜晚寒冷,珠衣显得单薄。
白玉般的墓土埋葬着他,红兰花在霜后凋落。
不再乘坐高台上的凤凰,空中只有鹤在桥边舞蹈。
韩重尚未归来,泉宫里秋意寂寞。
注释:
- 鱼灯:指渔民夜晚用的灯笼,象征着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 艳魄:美丽的魂魄。
- 珠衣:指用珠子制成的衣服,这里形容夜晚寒冷,衣物单薄。
- 白玉土:指墓地的土,形容如同白玉般纯净。
- 红兰:红色的兰花,象征美丽与短暂的生命。
- 台上凤:高贵的凤凰,象征荣耀与地位。
- 桥边鹤:指在桥边翩翩起舞的白鹤,寓意孤独与无奈。
- 韩重:指韩重(韩愈),诗中的人物,他未能归来,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泉宫:指泉水流淌的宫殿,代表着宁静和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1487-1535),明代著名诗人,字澄之,号阮亭,浙江绍兴人。他是“吴中四士”之一,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绝句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江南水乡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高启对友人的追忆或对故乡的思念之际,反映了他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中提到的“韩重未归来”,暗示了他对某位友人的思念与期盼,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诗歌鉴赏:
《姑苏杂咏 吴女坟》是高启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逝者的哀思。诗的开头用“鱼灯照艳魄”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渔灯的光辉似乎在照亮已逝去的灵魂,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夜冷珠衣薄”则传达了夜晚的寒意,暗示着一种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白玉土中埋,红兰霜后落”则通过鲜花与墓土的对比,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与逝去的哀伤。白玉土的纯净与红兰的凋零形成鲜明对照,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诗中最后两句“不乘台上凤,空舞桥边鹤”通过对比表现了失去荣耀的孤独感,空中舞动的鹤则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体现了高启对人生、死亡与自然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鱼灯照艳魄:渔灯的光辉照耀着灵魂,暗示灵魂的美丽与孤独。
- 夜冷珠衣薄:夜晚寒冷,珠衣显得薄弱,象征着脆弱的生命。
- 白玉土中埋:在洁白的土中安息,暗示着对死亡的接受。
- 红兰霜后落:霜后红兰的凋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不乘台上凤:没有再乘坐高贵的凤凰,暗示失去地位与荣耀。
- 空舞桥边鹤:孤独的鹤在桥边舞动,表现对逝者的怀念。
- 韩重未归来:对朋友的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泉宫秋寂寞:泉水流淌的宫殿,带来秋天的寂寞感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玉土”比喻墓地的纯净。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意象:通过渔灯、珠衣、白玉土、红兰等意象构建诗的情感基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孤独与寂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鱼灯:象征孤独与寂寞。
- 珠衣:代表脆弱与生命的短暂。
- 白玉土:象征纯净与安息。
- 红兰:代表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鹤:象征孤独与自由。
- 泉宫:传达宁静与孤独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鱼灯”象征什么?
- A. 荣耀
- B. 孤独
- C. 富贵
-
“红兰霜后落”中的“霜”主要指什么?
- A. 寒冷
- B. 时间的流逝
- C. 生命的脆弱
-
“韩重未归来”中的“韩重”是谁?
- A. 朋友
- B. 诗人
- C. 皇帝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现了孤独与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对亲人的怀念与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高启《姑苏杂咏 吴女坟》与李白《夜泊牛津》都表现了对孤独的感受,但高启更加强调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