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钗葬小坟,杨柳寺前村。
已断花间信,空归月下魂。
山莺留曲韵,草露带啼痕。
车马逢寒食,还来酹酒樽。
白话文翻译:
金钗葬于小坟,杨柳掩映着寺前的村落。
已经断绝了花间的信物,孤独的灵魂在月下归来。
山莺留下动听的曲调,草上的露珠带着啼鸣的痕迹。
在寒食节的日子里,车马相逢,依旧来祭酒杯。
注释:
- 金钗:指女子佩戴的金钗,象征着女子的身份和地位。
- 小坟:小小的坟墓,暗示埋葬者身份的卑微。
- 杨柳:象征离别和哀伤,常用于表现思念之情。
- 花间信:指花间的信物,可能是情感的寄托。
- 月下魂:指亡灵在月光下归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 山莺:指山中的黄莺,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声音。
- 草露:露珠,象征清晨的宁静和哀伤。
- 寒食:寒食节,传统节日,适合扫墓祭祖。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子推,禁止生火,吃冷食,后来演变成扫墓祭祖的日子。
- 月下魂:古人相信月亮有召唤亡灵的力量,月下归魂的意象常在古诗中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1374 年),明代著名诗人,字孟坚,号荆山,浙江人。其才华横溢,诗风清新,擅长五言绝句,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姑苏杂咏》是高启在游历姑苏时创作的一组诗,其中《真娘墓》表达了对一位逝去女子的哀悼,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明代士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真娘墓》展示了高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一个女子的遗存和她的情感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的“金钗葬小坟”直接揭示了葬礼的场景,令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这句诗的意象简单却富有深意,金钗象征着女子的美丽与身份,而“小坟”则传达了她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杨柳寺前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沉重,杨柳通常象征着离别与哀伤,使得这一幕显得更加凄美。诗中“已断花间信,空归月下魂”则表明了逝者与生者之间的隔阂,虽然月下的魂灵归来,却已无任何寄托,情感的断裂让人心痛。
“山莺留曲韵,草露带啼痕”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细节,传达了对逝者的怀念,生动地表现了春日的美丽与哀愁。最后一句“车马逢寒食,还来酹酒樽”将节日的氛围与祭奠的情感结合,展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传达了生死离别的主题,体现了高启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钗葬小坟: 表达了女子的葬礼,金钗象征着她的美丽与身份,暗示她的生前生活。
-
杨柳寺前村: 描述了环境,杨柳常用来象征离别,增强了诗的哀伤气氛。
-
已断花间信: 说明生者与逝者之间的联系已断,透露出孤独与失落。
-
空归月下魂: 亡灵在月下归来,传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与无奈。
-
山莺留曲韵: 描绘了自然的声音,山莺的歌唱与逝者的回忆交织。
-
草露带啼痕: 草上的露珠带着鸟鸣的痕迹,象征着自然中仍留有生命的痕迹。
-
车马逢寒食: 寒食节的到来,暗示着传统习俗与祭奠。
-
还来酹酒樽: 表达了对逝者的祭酒,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钗”比喻女子的美丽和身份。
- 拟人:如“山莺留曲韵”,赋予鸟类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对称性,使得读起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逝者的追思为主题,表达了生死离别的伤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悟与对逝去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钗:象征女子的美丽与身份,承载着逝者的风华。
- 杨柳:象征离别与哀伤,常用来表现思念之情。
- 月:象征孤独和思念,古代诗中常与亡灵相联系。
- 山莺:象征美好、动听的声音,与逝者的回忆交织。
- 草露:象征自然与生命的脆弱,带有清晨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钗”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女子的美丽与身份
C. 离别 -
“寒食节”在诗中主要表达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祭奠与怀念
C. 自然的美丽 -
诗中提到的“杨柳”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哀伤与离别
C. 惊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高启的《真娘墓》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前者更多地表现对逝去女子的怀念与哀伤,后者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过去的追忆,两者在情感上都有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但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