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使君假记室吏》

时间: 2025-01-01 20:55:53

阿{上弥下女}呕心儿,佩囊有奚奴。

杜陵短褐翁,抄诗听小胥。

我生味风雅,古人思与俱。

家无儋石储,谁其供指呼。

主翁居专城,雁鹜纷庭除。

记史饱余闲,愿言假一夫。

授以乌丝栏,副之玉蟾蜍。

晴窗扫桐叶,细字蝇头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阿上弥下女呕心儿,佩囊有奚奴。
杜陵短褐翁,抄诗听小胥。
我生味风雅,古人思与俱。
家无儋石储,谁其供指呼。
主翁居专城,雁鹜纷庭除。
记史饱余闲,愿言假一夫。
授以乌丝栏,副之玉蟾蜍。
晴窗扫桐叶,细字蝇头书。

白话文翻译

在高位的官员身边,那个下女心里非常苦闷,她的佩囊中有一个奴仆。
杜陵的短褐衣老人,抄写着诗句,听着小吏的唠叨。
我一生追求风雅,古人的情思也随之而来。
我家中没有储存的粮食,谁来满足我的指望呢?
主人的家在繁华的城市,庭院中雁和鸭子纷飞。
我在历史中悠闲地记录,希望能借用一个人。
借给我乌丝的栏杆,配上玉制的蟾蜍装饰。
在晴朗的窗前,扫去桐树的落叶,细细书写着小字。

注释

  • 阿上:指高位的官员。
  • 呕心儿:形容心中苦闷或痛苦。
  • 佩囊:指佩带的囊包,古代常用于装饰或装载物品。
  • 杜陵:地名,诗人常以此指代隐逸生活。
  • 短褐翁:指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象征贫寒或隐士。
  • 小胥:指小吏,负责杂务的人。
  • 儋石:古代粮食的计量单位,象征丰盈的仓库。
  • 雁鹜:指大雁和野鸭,象征生活的富饶和繁忙。

典故解析

  • 杜陵:杜陵是杜甫的故乡,常用来象征隐逸和诗人的生活。
  • 乌丝栏、玉蟾蜍:象征高雅和文人风范,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歌作品以清新、雅致著称,常表达对风雅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生活的某个阶段,反映了他对高雅文化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从李使君假记室吏》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高雅生活向往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首联提到的“阿上弥下女呕心儿”,以“下女”的苦闷引入,隐喻了社会等级的压迫感。接着,描述了杜陵的短褐翁,借用这一形象,诗人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生活的简朴和诗意。

诗中的“我生味风雅,古人思与俱”,显示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崇敬和自我认同,意在传达自己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而“家无儋石储”则进一步体现了生活的困窘,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悲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如“晴窗扫桐叶”,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追求。最后的“细字蝇头书”,则是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的具体体现,表达了诗人对书写与记录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阿上弥下女呕心儿:身处高位的官员身边的下女,内心感到非常苦闷。
  2. 佩囊有奚奴:她的囊中有一个奴仆,暗示身份的卑微。
  3. 杜陵短褐翁:提到杜陵的短褐衣的老人,隐喻隐士的生活。
  4. 抄诗听小胥:老人抄写诗句,同时听着小吏的叨唠。
  5. 我生味风雅:我一生追求风雅之事。
  6. 古人思与俱:与古人的情思共鸣。
  7. 家无儋石储:家中没有储存的粮食,生活困窘。
  8. 谁其供指呼:谁来满足我的期望?
  9. 主翁居专城:主人的家在繁华的城市。
  10. 雁鹜纷庭除:庭院中雁和鸭子纷飞,生活繁忙。
  11. 记史饱余闲:在历史中悠闲地记录。
  12. 愿言假一夫:希望能借用一个人。
  13. 授以乌丝栏:借给我乌丝的栏杆。
  14. 副之玉蟾蜍:配上玉制的蟾蜍装饰。
  15. 晴窗扫桐叶:在晴朗的窗前,扫去桐树的落叶。
  16. 细字蝇头书:细细书写小字,表达文化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晴窗扫桐叶,细字蝇头书”,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借用“乌丝栏”、“玉蟾蜍”来表现文化的高雅与追求。
  • 拟人:通过“呕心儿”表现情感的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高雅文化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上:象征权势与地位。
  • 杜陵:象征隐逸与诗意生活。
  • 乌丝栏、玉蟾蜍:象征高雅文化。
  • 桐叶: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陵短褐翁”象征什么?

    • A. 贫困生活
    • B. 隐士生活
    • C. 乡村生活
  2. “家无儋石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富裕
    • B. 愤怒
    • C. 困窘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追求高雅文化
    •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隐士生活
  2. C. 困窘
  3. B. 追求高雅文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从李使君假记室吏》:两首诗都蕴含对生活的感慨,前者强调个人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后者则更侧重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