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秦干上刑部张尚书》

时间: 2025-01-19 18:17:24

畴昔持衡水鉴清,议刑今去刻为明。

坐令几阁文书静,驯致斋居狱讼平。

疏阔汉朝新禁网,风流廷尉旧家声。

哀穷悼屈心如砥,应笑张汤有重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代秦干上刑部张尚书
畴昔持衡水鉴清,
议刑今去刻为明。
坐令几阁文书静,
驯致斋居狱讼平。
疏阔汉朝新禁网,
风流廷尉旧家声。
哀穷悼屈心如砥,
应笑张汤有重轻。

白话文翻译

从前持权衡的官员,水清澈明亮,
现在议论刑法的时刻,刻意追求显明。
让几间书房保持安静,
藉由斋居使得狱讼平和。
疏远汉朝新设的禁网,
风流的廷尉是旧日的声名。
对穷苦的人深感悲哀,
对屈辱的遭遇心如刀割,
却应该嘲笑张汤的轻重之判。

注释

  • 畴昔:从前、往日。
  • 衡水:指古代掌管刑法的官员,衡量法律的公正。
  • 议刑:讨论刑法。
  • 几阁:几间书房。
  • 驯致:使得、使得平和。
  • 疏阔:宽松、放宽。
  • 禁网:法律的网罗。
  • 廷尉:古代的官名,负责审判。
  • 哀穷:对贫苦的人的同情。
  • 张汤:汉朝的法官,因严厉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精于律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背景为当时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现象,诗人通过对比古今法治观念,表达对社会公正与法律人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代秦干上刑部张尚书》表现了诗人对法律公正的深思与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关注。全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通过对古代与现代法律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正义与道德的追求。

首句“畴昔持衡水鉴清”引入古代的法治理念,表现出对法律公正的赞美,接着“议刑今去刻为明”则是对当今法律的批判,暗示现代法律的复杂与模糊。诗中通过“几阁文书静”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司法环境,反衬出法律程序的繁杂。

“疏阔汉朝新禁网”则反映了汉朝法律的宽松与灵活性,诗人怀念那种较为人性化的法律,而“风流廷尉旧家声”则是对古代法官声望的追忆,表现出对传统法治的敬仰。最后两句“哀穷悼屈心如砥,应笑张汤有重轻”则是对法律偏见的鞭挞,批评了张汤的严苛与不公。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畴昔持衡水鉴清:古时掌管法律的官员如同清澈的水,公正透明。
  2. 议刑今去刻为明:如今讨论法律反而变得复杂而不明晰。
  3. 坐令几阁文书静:在这样的环境下,几间书房里却是文书安静无声。
  4. 驯致斋居狱讼平:诗人希望通过清静的环境带来案件的平和。
  5. 疏阔汉朝新禁网:汉朝的法律相对宽松,宛如网罗一般。
  6. 风流廷尉旧家声:古代法官的声名犹在,风流倜傥。
  7. 哀穷悼屈心如砥:对贫苦与屈辱的深切同情。
  8. 应笑张汤有重轻:对张汤的苛刻判决表示嘲笑,突显法律的不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坐令几阁”与“驯致斋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法律比作水,强调其清澈透明的理想。
  • 排比:使用“哀穷悼屈”同样加强情感的渲染。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法律公正的渴望,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尤其是对弱者处境的同情,强调了法治应以人为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明、公正。
  • 文书:代表法律程序的繁琐与无声。
  • 斋居:象征安静与思考。
  • 廷尉:象征古代法律的严谨与风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畴昔持衡水鉴清”中的“衡”指什么?

    • A. 衡量
    • B. 平衡
    • C. 权衡
  2. “哀穷悼屈”中“悼”有何含义?

    • A. 哀悼
    • B. 惋惜
    • C. 同情
  3. 张汤是哪个朝代的法官?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答案

  1. A. 衡量
  2. A. 哀悼
  3. A. 汉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兵车行》进行对比,二者都反映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杜甫更多的是对战争的忧虑,而杨冠卿则是对法律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研究》
  • 《杨冠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