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舍人使君观察韩判官侍御许雨晴到所居既霁先呈即事》

时间: 2025-01-01 16:02:06

江皋昨夜雨收梅,寂寂衡门与钓台。

西岛落花随水至,

前山飞鸟出云来。

观风驷马能言驻,行县双旌许暂回。

岂不偶然聊为竹,空令石径扫莓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皋昨夜雨收梅,
寂寂衡门与钓台。
西岛落花随水至,
前山飞鸟出云来。
观风驷马能言驻,
行县双旌许暂回。
岂不偶然聊为竹,
空令石径扫莓苔。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雨停了,梅花在江边绽放,
衡门和钓台都显得寂静无声。
西边的小岛上,落花随水漂流而来,
前面的山上,飞鸟从云中飞出。
看风的骏马似乎也停驻,不愿离去,
在行县的双旗旁,允许我稍作停留。
这难道不是偶然的缘分吗,聊聊竹子,
白白让石径被莓苔覆盖。

注释:

  • 江皋:江边的高地。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衡门:指衡山的门,象征隐居的地方。
  • 钓台:钓鱼的平台,这里寓意悠闲的生活。
  • 西岛:指西边的小岛,象征自然的美景。
  • 落花:春天花开之时,花瓣飘落,寓意短暂与美丽。
  • 飞鸟:鸟儿飞出,象征自由与生机。
  • 驷马:四匹马的车,古代的豪华交通工具。
  • 双旌:双旗,古代官员出行时的标志,象征尊贵。
  • :竹子,象征高洁与坚韧。
  • 莓苔:指生长在石径上的苔藓,象征自然的覆盖与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梅”与“竹”二者在中国文人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詹,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浓厚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雨过后的清晨写成,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雨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江边的梅花、山上的飞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首联以“江皋昨夜雨收梅”开篇,直接引入场景,真切而生动,展现了梅花在雨后清新、鲜艳的形象,既有自然美的描写,又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寄托。接下来的描写“寂寂衡门与钓台”,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中间两联“观风驷马能言驻,行县双旌许暂回”则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尽管生活中有繁忙与责任,但他希望能有片刻的停留去欣赏眼前的美好。结尾的“岂不偶然聊为竹,空令石径扫莓苔”则以竹子与苔藓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人生短暂的哲思。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皋昨夜雨收梅:描绘了梅花在雨后显得更加娇艳的情景。
  2. 寂寂衡门与钓台:突出了环境的宁静。
  3. 西岛落花随水至: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美。
  4. 前山飞鸟出云来:象征了自由与生机。
  5. 观风驷马能言驻:暗示对生活的思考与停留。
  6. 行县双旌许暂回:表示对现世繁忙的无奈。
  7. 岂不偶然聊为竹:引入了竹子,寓意高洁。
  8. 空令石径扫莓苔:感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观风驷马能言驻”,用马与风的比喻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 拟人:如“飞鸟出云来”,给飞鸟赋予了生命的灵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如“行县双旌”和“观风驷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清新自然的情怀与深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寓意春天的希望。
  • 飞鸟:象征自由与生机,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竹子:代表高洁与坚韧,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莓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覆盖,寓意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皋昨夜雨收梅”意指什么?

    • A. 昨夜下了大雨
    • B. 梅花在雨后绽放
    • C. 江边的风景
  2. 诗人通过“衡门与钓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繁忙生活的感慨
    • B. 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3. “岂不偶然聊为竹”中竹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高洁与坚韧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本诗在表现自然景色和隐逸情怀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侧重于秋天的孤寂,而本诗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两者都通过自然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