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月》
时间: 2025-01-01 14:56: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玩月
作者: 欧阳詹 〔唐代〕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
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
白话文翻译:
在八月十五的夜晚,皓月如昔,照耀着大地。这样的美景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夜我们也在这明亮的月光下共同赏月。月亮的清辉如同白玉般明亮,芳香的光辉四处弥散。明月在林间穿梭,波光荡漾在天空的正中央。清澈的露水助长了月光的流丽,轻柔的微风带来了凉爽。月光的清冷透过肌肤,洁白的光辉洒满衣裳。可惜这样美好的时光难以长久,应当好好欣赏,然而美景却不能久留。情感满怀地望着广阔的庭院,希望这明月不要沉入西方。
注释:
- 旧嘉蟾兔光:古时对月亮的称呼,蟾蜍是月亮的象征。
- 素魄:指明月,素表示洁白,魄表示灵气。
- 芳辉:指月光,芳香的光辉。
- 裴回:形容月光在林间飘动的样子。
- 皓露:清澈的露水。
- 流华:流动的华光。
- 浮凉:浮动的凉意。
- 惜此苦宜玩:可惜这样的美好时光难以长久,应当好好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詹是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正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月光明亮,诗人借此景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诗歌鉴赏:
《玩月》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引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月亮意象,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明月的光辉、清露的流动和微风的轻拂,通过“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等句子,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又优雅的月夜图景。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感叹美好的时光如同月亮般难以长久,虽想尽情欣赏,却终究无法将其留住。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整首诗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总的来说,《玩月》不仅仅是对月亮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对时间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描绘中秋夜晚的明月,引出主题。
-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表达与古人共赏明月的情感。
-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通过生动的意象呈现月光的美丽与清新。
-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月光在林间和天空的流动,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细腻的描写出夜晚的清凉与舒适。
-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通过感官体验传达了月光的沁人心脾。
-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感叹美好时光短暂,难以留住。
- “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表达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素魄”比喻明月,形象生动。
- 拟人:月光“裴回”,赋予月光以灵动的形象。
- 对仗:如“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借助中秋月夜的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流逝时光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露水:象征清凉与纯净。
- 微风:象征舒适与惬意。
- 庭院:象征家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春节
- B. 中秋
- C. 端午
- D. 重阳
-
“皓露助流华”中的“皓露”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灯光
- B. 清澈的露水
- C. 明亮的星星
- D. 繁花似锦
-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惋惜
- D. 疲惫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写月亮与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月夜下的思念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玩月》:两首诗均描写月亮,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情感,而《玩月》则更多表达对自然的欣赏与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杜甫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