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

时间: 2025-01-17 09:33:57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

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

烟火遗尧庶,山河启圣猷。

短垣齐介岭,片白指分流。

清铎中天籁,哀鸣下界秋。

境闲知道胜,心远见名浮。

岂念乘肥马,方应驾大牛。

自怜蓬逐吹,不得与良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
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
烟火遗尧庶,山河启圣猷。
短垣齐介岭,片白指分流。
清铎中天籁,哀鸣下界秋。
境闲知道胜,心远见名浮。
岂念乘肥马,方应驾大牛。
自怜蓬逐吹,不得与良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登上龙兴寺阁时的感受。第一句提到高耸的楼阁,诗人站在最顶端。接着描述了远望的景象,看到九天之上,有回环的道路和并州的景色。诗中提到烟火的气息,唤起了对尧舜时代的追忆,山河的壮丽启示了圣贤之道。短短的围墙与介岭齐平,白色的云彩指向分流的河流。清脆的钟声仿佛传来天籁之音,而秋天的哀鸣又让人感受到世间的悲凉。境界的闲适让人明白道理,心中远离名利的浮华。最后,诗人感慨即使骑着肥马,也不如驾驭大牛,自己如同蓬草随风飘荡,无法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游玩。

注释:

  • 百丈:形容高楼,意指极高的楼阁。
  • 化城楼:楼阁如同化为城池,象征壮丽与气势。
  • 九霄:指高空,象征遥远的地方。
  • 栈路:指山间或悬崖间的通道,给人以险峻的感觉。
  • 烟火遗尧庶:烟火的气息让人想起尧舜时期的百姓。
  • 短垣齐介岭:短墙与山岭平齐,描绘出自然景观的和谐。
  • 清铎:指钟声,象征着清脆悦耳的音响。
  • 哀鸣下界秋:秋天的哀鸣,表达了时节的萧瑟与凄凉。
  • 岂念:何必去想,表示不在意的态度。
  • 蓬逐吹:如同被风吹动的蓬草,隐喻漂泊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詹,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抒情,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日,诗人登上太原龙兴寺阁,受到周围景物的启发,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描写高耸的楼阁,引出远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接着诗人提到尧舜时期的烟火气息,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向往。诗中通过“短垣齐介岭,片白指分流”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情感上,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理想的追求相互交织。最后几句中,诗人自怜的心情显露无遗,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无奈,像蓬草般随风漂泊,无法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美好时光。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具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百丈化城楼:指高楼如同化作城池,暗示着雄伟和壮观。
    • 君登最上头:诗人自喻,站在高处俯瞰,体现了他的追求与志向。
    • 九霄回栈路:描绘高悬的道路,象征人生的曲折与远大。
    • 八到视并州:视野开阔,彰显诗人胸怀与理想。
    • 烟火遗尧庶:对历史的追忆,体现了对古代典范的向往。
    • 短垣齐介岭:展现自然景观,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
    • 清铎中天籁:钟声如天籁,象征着高洁与灵性。
    • 哀鸣下界秋:秋天的声音,传递出一丝悲凉。
    • 境闲知道胜:心境的宁静让人明白人生的真谛。
    • 岂念乘肥马:不在乎外在的荣耀,追求内心的宁静。
    • 自怜蓬逐吹:自我感慨,表达了漂泊与无奈。
  •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清铎中天籁”用比喻描绘声音的清澈与美妙。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城楼:象征权力与雄心,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烟火:象征历史的气息,传达对古代圣贤的敬仰。
  • 清铎:象征清净与高远,代表诗人对理想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 蓬草:象征漂泊与无奈,反映诗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丈化城楼”主要是指什么?

    • A. 高楼
    • B. 小屋
    • C. 树木
    • D. 山峰
  2. 诗人对尧舜时代的烟火有何感慨?

    • A. 向往
    • B. 忘记
    • C. 鄙视
    • D. 不感兴趣
  3. 诗中的“岂念乘肥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追求名利
    • B. 淡泊名利
    • C. 渴望权力
    • D. 对财富的贪图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张九龄《望月怀远》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本诗相似,均通过登高望远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登鹳雀楼》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象,而本诗则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历史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