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京仙境发山谣,未把芙蓉意已消。此处尚堪诗兴在,当年行乐说云卿。
白话文翻译:
在玉京仙境中吟唱山谣,还未完全表达出对芙蓉的情感就已经消散。这里仍然能够激发诗兴,当年行乐时曾说起云卿。
注释:
- 玉京:道教中指天上的仙境。
- 山谣:山中的歌谣,这里指诗人的吟咏。
- 芙蓉:指美丽的景色或事物。
- 诗兴:作诗的兴致和灵感。
- 云卿:可能是指某位友人或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庐山游玩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庐山时所作,庐山以其秀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闻名,作者在此地感受到了诗意的激发,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玉京仙境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首句“玉京仙境发山谣”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作者在此吟唱山谣,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第二句“未把芙蓉意已消”则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感慨,虽然还未完全表达出对芙蓉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已经消散。后两句“此处尚堪诗兴在,当年行乐说云卿”则表明作者在此地仍然能够激发诗兴,回忆起当年与友人云卿的行乐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诗歌创作的持续热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玉京仙境发山谣”:作者以玉京仙境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在此吟唱山谣,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第二句“未把芙蓉意已消”: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感慨,虽然还未完全表达出对芙蓉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已经消散。
- 第三句“此处尚堪诗兴在”:表明作者在此地仍然能够激发诗兴,对诗歌创作充满热情。
- 第四句“当年行乐说云卿”:回忆起当年与友人云卿的行乐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庐山比作玉京仙境,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超凡脱俗的意境。
- 拟人:将芙蓉赋予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深切感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美景与诗歌创作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玉京仙境:象征着超凡脱俗的仙境,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超凡脱俗的意境。
- 芙蓉:象征着美丽的景色或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深切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玉京”指的是什么? A. 天上的仙境 B. 地上的美景 C. 诗人的故乡 D. 友人的名字
-
诗中的“芙蓉”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景色或事物 B. 诗人的情感 C. 友人的名字 D. 诗人的故乡
-
诗中的“云卿”可能是指什么? A. 诗人的友人 B. 诗人的故乡 C. 诗人的情感 D. 天上的仙境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以庐山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向往。
- 苏轼《题西林壁》:以庐山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曹彦约的《毛希元提干有庐山癖既卜筑居这又作龙楼与玉》与李白的《庐山谣》都以庐山为背景,但前者更注重表达对诗歌创作的向往,后者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彦约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庐山志》:详细介绍了庐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有助于理解诗中庐山的意象。